高中语文考试意象类练习题含解析.docx
1.古代很多节日记录着先民们的农事劳动生活,如社日,社日有春社和秋社。“社”这个词语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
示例二: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
示例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
示例四:柘柳阴浓春社罢,牛羊日夕牧童来(张素))?
2.“桑”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示例二: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3.在古典诗词中,中国文人多用“扁舟”或“舟”的意象来承载自己向往自由、渴望回归自然、淡泊世事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示例二: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4.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咏愁叹怨之情。他们或以实物喻愁,或借愁绪凭空发愁。请写出包含“愁”字的古诗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示例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清风”拂面,撩动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入古代的诗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示例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轼《赤壁赋》)
示例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示例四: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6.古诗词中,“雁”这一意象常与季节更替、时间流逝、羁旅游子、凭栏思妇等内容紧密相联,因而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比如唐诗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示例二: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示例二: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8.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也用来比喻有利的时机或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示例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示例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示例四: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示例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江”与“月”历来被文人钟爱,在古诗词中往往并存,描写着一幅幅雄浑壮美、孤独寂寥、闲适清雅的画面,如“江月年年望相似”,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示例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0.古代诗人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喻声,且善以形喻声,通过由声到形的联想,使乐声更具质感,特点更准确鲜明。如白居易用“____________”表现琵琶声的圆润清脆,李贺则用“______________”表现箜篌曲的时而幽咽时而轻快。
【答案】
大珠小珠落玉盘???芙蓉泣露香兰笑?
11.古代诗人认为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视野会更加开阔,诗歌也会更有品味。“江山”作为一个富有审美意味的词语,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示例二: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示例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示例四: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12.?缤纷的落花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飘零的落花中,或弥漫着春光流逝的伤感,或寄寓着青春不再的失落,或抒发了美人迟暮的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示例二: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示例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示例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3.“落日”这一物象常出现于古诗当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就有“_____________”,其他诗人也有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