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农村新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说 明 书
序 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不仅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我国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孝感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推进全域规划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农村发展逐步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最佳发展模式。
按照城市新社区1万至1.5万人,城镇新社区1000-3000人、农村新社区1000人以上的标准,合理确定新型社区人口规模。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民主集中基础上,合理确定新型社区建设点。把”1+X”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造景后建房、先还建后开发“三先三后”要求,优化建设流程,完善社区功能,增强城乡社区向心力。
新建社区要成为城市亮点,坚持产业和功能完善“双轮”驱动,优化功能布局,按照“适度超前、集中成片”的要求,规划好教育、医疗、文体、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和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
大悟县县委县政府加强“中心村(社区)、示范村(社区)”建设。决心把包括严河村在内的14个“示范村(社区)”建成新产业、新社区、新农民、新机制的综合体,为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探索思路、积累经验。
第一章 村庄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严河村位于新城镇西部,与阳平镇陈湾村接壤。距县城15公里,京九高铁鱼贯而过。
二、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严河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最高气温在40℃以上,最低气温-17~-15℃;无霜期250~270天;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西南风。
2、地形特征:严河村属于低山丘陵地形。
3、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400万,1990)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区划图》(GB18306-2004),严河村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三、村庄规模
严河村有13个村民小组,十个自然村,455户,总人口1829人。国土面积约6.9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902亩,其中水田519亩,旱地383亩。山场面积2018亩,林地面积1918亩。
四、社会经济概况
1、种养殖业
严河村在发展传统的花生产业发家致富的同时,有效利用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共同富裕。一是发展茶叶基地800亩,3-5年后可为村民增收80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严河村吴家沟200亩药材基地,可为老百姓增产增收70万元;兴建的养鸡、养猪、养鱼立体养殖基地,其中养鸡20000只,养猪年出栏300头,养鱼50000尾。可年产生经济效益100万元,人均可增收约150元。
2、红色旅游
严河村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以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陵园为载体,搞好红色旅游宣讲活动,村民手绣一些具有战争年代特色的饰品、手工艺品,既丰富了红色旅游内容,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3、打工经济
严河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占全村总人口的一半,以在武汉经商、务工居多。
4、人均收入
人均年收入约5600元,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约7万元。
五、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
除304省道从严河村穿过外,严河村还有两条通村公路与外界连接。
通村公路主路宽约5米。分别是朱家湾通往徐家桥的通村公路,长度约1.47公里;镇开发区通往严家河的通村公路,长度约2.07公里,村内交通较为便利。
2、供排水工程
村民用水主要为,村民自引水、地下泉水;用水无保障。
整个严河村并无排水系统,所有的生活用水和雨水均为自然散水,流入凹地,久而久之,凹地形成一潭死水,部分水体富营养化,颜色发绿并伴随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地影响了附近村民的生活。
3、供电工程
该村设有四台变电器,分布在严家湾、朱家湾、徐家桥、刘家湾。变电器将镇上供来的10kv电压变为0.38kv,村民用电有时会出现拉闸断电现象。
4、电讯工程
有线电视、通信网络少数人使用,大多数不通,部分村民安装了室外天线。
5、环卫工程
严河村新村设有卫生保洁服务队,有队员13人,设立垃圾桶50个,有垃圾池12处,垃圾转运车10辆。
6、能源
在该村有少数人家都装备了液化气,但较少使用。该村主要以秸秆和树木为烧火做饭的能源,甚至有些秸秆烧不完而白白腐烂了,造成资源浪费,从而污染环境。
公共设施状况
1、学校
由于该村学生较少,不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