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ppt

发布:2018-06-11约1.1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正确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于社会生产方式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四)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物质生产活动中必然形成双重关系 1、人们同自然界发生关系 2、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于社会生产方式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从而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的时候,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当不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但是,任何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发挥,都要以一定的生产力的状况作为前提和基础。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限的前进运动过程。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 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趋向,揭示了生产力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的始终决定作用,从而也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自身经济条件发展的结果。 2、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最大特点 ?二者基本适合 ?不完全适合 (四)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1、理论意义:这个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 2、实践意义:这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正确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