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第PAGE37
第PAGE37页共NUMPAGES37页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0.1地球与地图
1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略扁,不规则的椭球体。
2.大小: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与经纬网
I.地球仪:人们依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把它缩小而制作的地球模型称为地球仪。
(1)形状:正球体
(2)一轴:地轴: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假想轴称为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极点)
(3)两点:两极(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
2经纬网
每间一个纬度的经线长度111Km每隔一个经度的纬线长度111xcos纬度度数
1.1自转
1.概念: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这是地球的自转(日界线、南半球视图南、南半球晨昏线、东西都是反着的但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永远是自西向东、宇宙中的视角也不好判断东西只能通过自转判断)。
2.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所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周期
旋转角度
时间
意义
太阳日
360°59′
24时0分
昼夜交替的周期
恒星日
360°
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4.速度
(1)角速度:指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规律:除极点为零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同都是15°/时。
(2)线速度:指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分布规律:地球自传的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极点为0,60°纬线线速度约是赤道一半。(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注: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
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
判断纬度带:线速度在0-837km/h范围内的为高纬度地区;837-1447km/h为中纬度地区;1447-1670km/h为低纬度地区。
判断地势高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
航天发射基地的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向东发射。如海南文昌相对于其他三个航天中心纬度较低,可充分借助地球自转动力,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一)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为昼,背着太阳的为夜,产生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提示]
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2.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3、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实际上是地球上的大圆圈,晨昏线又分为两个,半个圆圈是晨线,半个圆圈是昏线。
晨昏线的判读: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从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进入到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线)
4.晨昏线特点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但不一定平分其他纬线。
(3)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不断向西移动,西移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一致。
(5)晨昏线只有春、秋分日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
(6)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7)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晨线上正值日出,昏线上正值日落。
(8)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该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的中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时刻为12点,与之相对的经线平分夜半球时刻为0点。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1.原因:地球自转的影响。
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2.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气流、河流、洋流)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3.偏转规律: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南左北右)(或左右手定则)
(三)地方时(理解为主不可死背)
1、地方时的产生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位于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早于西边,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时刻东早西晚
2、规律:东加西减东早西晚1度4分钟15度1小时
分布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