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功能20140728精选.ppt

发布:2016-12-07约1.47万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患者病情恶化与入院时临床情况比较 病情恶化时 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 患者 性别 年龄(岁) 体重(公斤) 诊断 症状持续时间(月) 既往靶向药物 1 女 41 52.5 IPAH 96 西地那非 2 女 24 50 IPAH 10 贝前列环素 3 男 43 80 CTEPH 2 贝前列环素 4 女 36 50 IPAH 48 5 男 36 55 CTEPH 60 西地那非 6 女 55 49 IPAH 121 7 男 18 51 IPAH 48 8 女 35 51 FAPH 108 西地那非 9 女 35 51 FAPH 108 万他维吸入 10 男 69 54 CTEPH 121 西地那非 依洛前列素(万他维)的使用方法 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水50ml溶解万他维10ug,输液泵静脉泵入。 患者血压≥80/50 mmHg,起始量为0.4~0.5 ng/(kg﹒min),半小时后复测血压和心率,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头痛、注射部位疼痛、出血加重等)。 若血压仍≥80/50mmHg,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加至0.75 ~0.8 ng/(kg﹒min),半小时后再复查血压和心率,询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酌情加至1 ng/(kg﹒ min)。 第一天先试静脉泵入6-8h,第二天起每天给药时间约8-16h。 后续治疗: 静脉注射万他维后继以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4例予吸入依洛前列素治疗,其中1例既往吸入依洛前列素治疗后病情加重,经改用静脉途径治疗后病情好转稳定,继续吸入依洛前列素治疗。5例西地那非治疗。 经静脉万他维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 患者 剂量ng/(kg﹒min) 症状改善时间(h) 药物使用时间(d) 不良反应 1 0.4→0.8→1.2→0.8 24 8 头痛 2 0.4 →0.8 2 11 静脉炎 3 0.5 → 1 12 0.5 咯血 4 0.4 24 7 5 0.4 24 7 咯血 6 0.4 → 0.8 72 15 7 0.4 → 0.5 24 4 静脉炎 8 0.4 24 9 9 0.4 72 10 鼻出血 10 0.4 24 13 静脉注射万他维前后各指标比较 变量 治疗前 治疗后 肱动脉收缩压 (mmHg) 96.00±13.75 104.22±12.50* 肱动脉舒张压 (mmHg) 66.11±12.94 74.11±8.82 心率(次/min) 97±16 84±8 左心室舒张末径 (mm) 33.00±6.72 36.00±4.65 右心室舒张末径 (mm) 43.43±6.90 36.14±8.71 肺动脉收缩压 (mmHg) 100.86±32.75 90.29±15.82* N末端B型利钠肽原(fmol/ml) 3705.82±1346.88 1402.28±718.44 尿酸(umol/L) 439.66±158.35 402.81±156.13* *p0.05 随访结果: 全部患者无失访。最长12个月,最短3个月。编号1、2、6、7分别于出院后2个月、2个月、10个月、2周因心力衰竭死亡 。这4例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均使用了靶向药物。余5例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II级。 阜外医院简介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是全国最大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是国家心血管病医疗、科研、 预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院所凭借雄厚的专业技术实力以及“敬业、 仁爱、求实、攀登”的传统精神,打造出“阜外”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国家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专科; 年肺血管病患者住院总数超过3000人次; 开展国际多中心合作; 参加国际肺血管研究机构(PVRI)的活动; 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出版了两本专著《肺血管病学》(1993)和《右心疾病——基础和临床》(2008)。 肺血管病中心简介 国内第一本肺血管病学专著 国内第一本右心疾病专著 1972年通过核素的方法诊断首例肺动脉血栓栓塞; 1974年对首例肺动脉血栓栓塞开展抗凝治疗; 1990年对急性肺动脉血栓开展溶栓治疗; 1995年举办北京肺动脉动脉血栓栓塞培训班; 1997年举办全国肺动脉动脉血栓栓塞培训班; 1997年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开展肺动脉血栓内膜 剥脱术; 1997年开展急性肺动脉血栓导管消融治疗; 1997~1999年对急性肺动脉血栓进行多中心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尿激酶20,000IU/Kg/2hrs); 里程碑式的第一次 拥有40个床位的肺血管病专业特色病房,每年收治各种肺血管病3000余例。 肺血管病中心工作团队 院领导悉心指教 全体同仁共同努力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2010年8月1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