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长期股权投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减少投资导致的 企业因处置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注:以原投资点为权益法的起点 主要对原投资点与剩余投资点之间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动进行调整 注:下面分三步,第① 、②是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明细。第③是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明细。 ①首先对处置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处理。 ②其次对剩余投资额进行处理 赚了就调,亏了就不调。赚了就调,是调整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而不是调营业外收入,因为跨年的损益类科目要换成留存收益。 将剩余投资额转到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明细科目; ③对原投资点与剩余投资点之间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动 净损益变化导致账面价值变化的,按剩余持股比例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损益调整”明细,对应科目为“投资收益”(当年的净损益)或留存收益(以前年度的净损益); 净损益以外变化导致账面价值变化的,按剩余持股比例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其他权益变动”明细,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核心:权益法下有三个明细科目,要转换为成本法下无三个明细科目。 1.因持股比例下降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按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补充: 2.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按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处理。 (1)一次或多次交易达到同一控制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原投资的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等(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股(资)本溢价(或借方,不够冲时,冲留存收益) (2)一次或多次交易达到非同一控制 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 注:原投资涉及资本公积的,转换方法时不转,而应在处置该投资时才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五、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接受方应做备查登记 ,不做账务处理 补充:但股票股利发放方要做分录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资)本溢价 问题:对于现金股利发放方、接受方如何处理? 现金股利发放方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现金股利接受方 1.采用成本法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采用权益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六、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1.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或借方) 2.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注: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比例结转资本公积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会计处理 1.初始投资成本一般不变;追加投资时,按照追加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不论该股利是属于是对被投资单位投资前或投资后实现净利润的分配。即: (1)宣告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3.投资企业确认现金股利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计提减值分录 :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注:1.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 不得转回。 2.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账面余额一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一)权益法及其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会计处理 注:会计科目设置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注:取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同后续计量这里的“成本”是有区别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