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热点问题年度报告..doc

发布:2017-01-27约1.55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2015年第2期)      2014            1]为使教育发展保持动力和活力,需要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有学者指出,教育治理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相对于单一主体的政府管理运作模式而言,其优越性在于多元主体的民主参与。[2]改变传统封闭单向维度的利益表达机制,致力于建设多方利益主体或组织共同参与的利益表达平台和决策参与渠道,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关键。   3]还有学者认为,教育改革理念的达成需要整体社会治理体制的相应变革。在当前阶段,作为社会资源配置重要手段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焦点所在,现行干部人事制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改革的专业性与民主性诉求,而现行行政管理制度则成为学校教育过度行政化的根本性原因。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必然期待着这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更大突破。[4]      5]也有学者认为,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应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二是治理过程的民主化,三是治理运行的法治化,四是政府—市场—社会在治理中的结构一体化,五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取得治理效率的最大化。[6]结合对欧洲高等教育治理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各国的高等教育政策、高校的发展历程及价值理念是不同的,因而高校治理不存在绝对标准,但应坚持合作治理、弹性治理和参与性治理等正确走向。[7]也有学者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核心维度,包括治理决策能力的现代化,治理中纠错能力的现代化,治理目标运转能力的现代化。[8]      9]有学者强调,对教育的改革其实质是对教育现象的改革。教育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对教育现象的基本范畴(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与教育观念)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会形成清晰的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10]也有学者将政府职能转变理解为教育行政权力的确权、分权、放权和让权,建立完整的公共教育权力制衡机制。确权即确定教育行政权力归属;分权即厘清教育、编制、人事部门管理权力的边界;放权即向地方政府和学校放权;让权即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的积极性。[11]还有学者指出,在政府、学校与社会的新型关系中,政府要发挥教育治理的主导作用:协调整合多元主体的利益分歧,保证教育领域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标准,为多方主体参与管理提供共同的行动目标和行为准则;进行宏观规划、统筹和调控,解决教育改革分散化、治理活动的碎片化和不可持续等问题;通过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对各相关治理主体和自身进行治理效果问责。[12]            13]   14]有学者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化德性为规范”和“化规范为德性”的双向过程。[15]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深化综合改革有着共同的目标归属,深化综合改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深化综合改革为支撑和保障。[17]   18]还有学者指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就是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而言,就是要把文化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解决好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问题。[19]      20]   ?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21]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学科统筹,关键是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把握好全科育人与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统筹的关系,二是切实加强学科的横向配合和纵向衔接,三是认真做好课程教材的顶层设计,四是系统开展各学科相关内容的基础性研究,五是扎实推进课程的有效实施,六是着力抓好师资的培训工作,七是充分开发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社会各方资源。[22]还有学者指出,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社团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丰富和独特价值,需要在思想认识、政策制定、活动指导及保障体系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社团活动的水平和质量。[23]      20149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高考改革全面启动,步入“深水区”。学界就高考改革展开新一轮讨论与研究。      24]有学者指出,本次改革的突破口主要在于改进评价制度,改革高考的方式和内容,实行分类考试,规范和减少考试加分。这些改革举措具有完整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可行性,符合我国国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2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