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镇平县第二高中第三次历史抽考试题_60132.doc

发布:2017-10-31约1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2013学年镇平县第二高中上学期高三 第三次抽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2012年12月日 ①官僚地主兼营商业 ②汉政府鼓励经商 ③汉代土地兼并严重 ④汉代以农为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中国控制的结构既不是严格固定的,也不意味着吸引。中国会定期修订朝贡国家的排序,例如,朝鲜、琉球、泰国、越南的位置就曾随着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与蒙古、西藏的部落,这些原本并没有受到儒家礼教的浸透的地区,也建立了朝贡关系。”这表明 ( ) A.中国对朝贡国家和地区管理方式相当灵活 B.中国以儒家伦理道德决定朝贡关系的亲疏 C.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决定朝贡国家数量 D.中国的朝贡关系建立在绝对控制关系之上 5.詹子庆、田泽滨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唐朝)坊市制度规定:交易买卖有固定的市区扩市内设市令,掌管市门启闭和市场交易;市区四面有门,按时启闭(大抵午时开市,日入前市散)。这种固定市场的设置,还限于三千户以上的州县治所。材料体现了唐代 ( ) A.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两市的范围 B.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的积极性 C.商业活动具有明显的行政干预色彩 D.废止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6.右图描绘了明清商帮的状况。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明清商帮是明清政府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B.明清商帮是由政府官员子弟组成的商人群体 C.明清商帮是颠覆专制统治的重要力量 D.明清商帮依附官府垄断市场聚敛大量财富 7.《探索发现》之《无徽不成镇》中说:“(明清时期)由于徽商的奢侈消费,争造私家园林,一方面抽走了大量可用于生产和交换的商业资本,也使部分徽商处于囊中羞涩的窘境;另一方面,却又催生了整个扬州的繁荣,使得扬州在城市建设、园林构造等方面丝毫不让苏杭两大都市。”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这一社会现象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促进了商帮的壮大 C.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D.便利了商业资本的迅速集聚 8.日本中国专家 A.城市以商业职能为主 B.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 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9.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商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 )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读书人通过商业经营活动跻身仕途 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10.自古以来,人们往往对小农经济津津乐道,历代儒者更为之摇唇鼓舌,把小农社会看成是牧歌式的理想社会,极力反对“与民争利”和土地兼并,视其为“万劫之源”。然而,古代社会中土地兼并却屡禁不止,其根源在于 ( ) A.小农经济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生产力的进步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1.下面为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我国粮食情况统计表。 朝代 平均亩产量(市斤) 人均占有量平均亩产量(市斤) 春秋战国 91 614.8 秦汉 117 1048.35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1167.7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1450.92 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国家分裂阻碍了经济发展 B.封建经济持续发展 C.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过北方 D.人们生活安定富足 12.“世界更大了,世界更小了”这是人们对15世纪以后社会发展的感觉。对这一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推动“世界更大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