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制作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①毛霉外呈毛状,是一种丝状真菌 ②繁殖:孢子生殖 ③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④菌落特征:菌落一般灰色或浅褐色,质地疏松,高度1 cm以内 菌丝高大,但菌丝粗糙,不如毛霉柔软细致。但能耐夏季高温,能使腐乳常年生产。 思考1: 豆腐上长的白毛是什么?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什么构成的?它对人体有害吗?作用是什么? 思考2: 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和有机物种类会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3: 什么样的豆腐适合做腐乳?为什么? 思考4: 加盐腌制时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什么?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5: 配制卤汤时,卤汤的作用是什么?卤汤中的哪些成分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 思考6: 概况整个制作过程,除了正常的清洗和消毒外,还有哪些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 思考7: 发酵温度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 思考8: 发酵时间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 思考9: 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 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于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 明‘李晔的《蓬栊夜话》亦云:“黟(移)县人喜于夏秋间醢腐,令变色生毛随拭之,俟稍干……” 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我国各地气候不同,人民生活习惯不同,生产配料不同及制成的形状不一,腐乳品种多样。如红豆腐乳、糟腐乳、醉方、玫瑰红腐乳、辣腐乳、臭腐乳、麻辣腐乳等。 品种虽多,但酿造原理相同。 腐乳酿造微生物 毛霉 腐乳酿造微生物 根霉 曲霉 腐乳酿造微生物 青霉 腐乳酿造微生物 酵母菌 基本特征:单细胞椭圆形、圆形或柱形。宽为1-5 μm,长为5-30 μm。特殊形态:假菌丝假菌丝是由酵母菌细胞与其子细胞连接而成的链状丝。 腐乳酿造微生物 腐乳制作的原理 腐乳酿造是利用豆腐坯上培养的毛霉等微生物,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而有利于人体内的消化吸收。 思考: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和有机物种类会发生什么变化? 减少;增加。 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 让豆腐上 长出毛霉 加盐腌制 加卤汤 装瓶 密封腌制 温度控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5天。豆腐含水量控制在70% 8天。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调节腐乳的色、香、味;抑制微生物生长。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封瓶时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胶条密封,防止瓶口污染。6个月 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皮”是前期发酵时豆腐表面生长的匍匐菌丝。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型,对人无害。 减少;增加。 含水量70%。含水量过多豆腐不易成形,含水量过少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变质;调味。瓶口更容易被杂菌污染。 调节腐乳的色、香、味;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酒、香辛料。 加盐腌制。 卤汤中的酒精和香辛料。 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影响毛霉的生长和酶的作用,从 而影响发酵的进程和质量。 时间过短,发酵不充分。 时间过长,豆腐会软化不易成形,从而影响腐乳的 口味。 发酵的温度、时间长短;菌种的选择和用量,盐 的用量,以及香辛料等因素。 红方 青方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