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部编版】2017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优质课课件.ppt

发布:2018-12-27约1.03万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 拓展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填塞)于东海。 精卫填海 课后作业 1、写一篇文章题目为:假如我是当代愚公。 2、写一篇文章题目为:假如我是当代智叟。 指 古义: 今义: 同“直”,一直 手指 曾 毛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连……都 曾经 地面所生的草木 毛发 阳 古义: 今义: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 太阳 阴 诸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 阴天,形容天气 之于 各个,许多 荷 古义: 今义: 挑 荷花 息 虽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长叹 休息 连词,即使 虽然 已 古义: 今义: 停止 已经 方 惩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面积,方圆 常指矩形 苦于,被……所苦 惩罚 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将近 况且 词语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1、吾与汝毕力平险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3、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词类活用 聚: 使……聚 把……召集在一起 使动用法 平: 挖平 形容词作动词 之?? 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甚矣,汝之不惠。 虚词用法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河阳之北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方圆 将近 黄河。山之南,水之北 苦于 绕远 尽 直 返回 上页 下页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2 达于汉阴 杂然相许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 且焉置土石 投诸渤海 孀妻    遗男    始龀 山之北,水之南 纷纷。赞同。 凭借 连……都 况且。哪里 兼词“之于” 寡妇 孤儿 才,刚。换牙。 返回 上页 下页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削减 (5)如太行、王屋何 把······怎么样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土筐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指山上的草木 (8)汝心之固 固执,顽固 (9)虽我之死 即使 (10)何苦而不平 愁 1、高万仞(rèn) 2、吾与汝(rǔ)毕力平险 3、惩山北之塞(sài) 4、遂率子孙荷(hé)担者三夫 5、河曲智叟(sǒu) 6、河曲智叟亡(wáng)以应 7、箕畚(q í   běn)运于渤海之尾 8、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 9、子子孙孙无穷匮(guì)也 10、一厝(cù)朔东,一厝(cù)雍南 (sè) (hè) (jī) (kuì) (cuò) (wú ) 1.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反—返   惠—慧   亡—无 厝—措 陇—垄 返回 上页 下页 2.实词 方七百里 高万仞 年且九十 河阳之北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方圆 七尺或八尺 将近 黄河。山之南,水之北 苦于 绕远 尽 同“直” 返回 上页 下页 达于汉阴 杂然相许 曾不能损 且焉置土石 投诸渤海 孀妻    遗男    始龀 山之北,水之南 纷纷。答应 连……都 哪里 之于,之乎 寡妇 孤儿 才,刚。换牙。 返回 上页 下页 汝之不惠 其如土石何 长息曰 固不可彻 虽我之死 无穷匮也   同“慧”,聪明 起加强语气作用 叹息 通 即使 穷尽 返回 上页 下页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再 愁 同“无” 停 同“措”,放置 通“垄” 返回 上页 下页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