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西省高中考语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高考山西卷 1.A 歪曲文意、无中生有,文本第二段首句总说“宋代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后面的大段文字都在说明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呈现的新特点,它指出“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但没有说这些信用形式的产生就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2、B 以偏概全,“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错,答题区域在第三段“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 3、D 无中生有 原文并没有说“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解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D此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官职,科举考试,帝王谥号以及对君主儿子的称呼。古代被皇帝封为储君的儿子称谓“太子”;其余的称皇子、殿下,有的封王。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试题分析:C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1)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为帝,我就死去。(2)金人虽然不求索我,我应当与太子同行,求见两位敌帅当面责斥他们,也许万一可以成功。 7.试题分析: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5分)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的一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9.(6分)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1)D3分,B2分,A1分;CE不给分。 (2)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罗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3)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和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实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4)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项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①只有入情入理地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却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二: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13【答案】B 试题分析:这三个近义的成语,都有考虑谋划的意思,关键是要把握这几个成语的根本区别,然后再根据语境来判断选择。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综合运用E。 14【答案】C 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B项成分残缺;D项偷换主语,不合逻辑。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句子的衔接,其横线是在语段中间,因此应根据横线前后的具体的语境来排列句子。 16【答案】①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 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 【答案】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的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18试题分析:这则材料的立意角度很多。材料中涉及到的对象很多,老陈、小陈、警方、网友、媒体都牵涉其中。信件写给不同的人,其立意的角度自然不同,态度也就不同。如写给父亲老陈,应抓住这样做的危害(对己、对人、对社会)、小陈对老陈的爱以及该如何面对女儿的举报来立意;如写给小陈,可以肯定小陈的做法,看到这种做法背后对父亲深深的关心和爱,也可以对小陈的看法有所保留,让爱变得“委婉”一点;如写给媒体,可以从正面赞同媒体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也可以从反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