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25例临床分析.doc

发布:2018-01-27约2.6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25例临床分析 赵亲寿(南京市溧水县人民医院老年科 211200) 【摘 要】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50 例入院脑梗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纳洛酮+红花+抗凝药,观察组应用乙酰谷酰胺+红花+抗凝药。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差异有显著差异(Plt;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关键词】 纳洛酮;脑供血不足;治疗 脑梗死是急诊科、神经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该病发病率高,病情重,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在基层医院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我院采用纳洛酮静滴治疗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 例均为我院存活住院病人,男28 例,女,22 例,年龄45~85 岁,平均65.5 岁,所有病人都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且经CT或MRI确诊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伴发疾病评分及既往史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在应用红花、抗凝药加用纳洛酮1.2~2.4 mg,每日一次,静滴,疗程为10~14 天,对照组应用红花、抗凝药、乙酰谷酰胺。 1.3 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疗效评定标准,主要观察项目:语言流畅情况、神志变化和肌体肌力。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基本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恶化 有效率 治疗组 25 10 9 5 1 0 96% 对照组 25 8 11 2 3 1 2.2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躁动不安及肺水肿,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不良反应为血压轻度升高、精神兴奋性增高或烦躁现象,也有面色潮红,灼热感偶发,减慢滴速即可缓解,一般不需停药,未发现其他危及生命的副反应,有心功能障碍及血压特高者慎用。 3 体会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