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路养护工培训讲义--路基养护方案.ppt

发布:2016-12-06约1.46万字共8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路基的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 ◆路基土体整体或一部分不稳定; ◆路基以下的地基土体不稳定; ◆重复的行车荷载作用; ◆填土方法不正确或压实不足; ◆自然因素的作用(含水量变化、温度变化)。 第二部分 公路养护工工作要求 (二)路基病害防治措施 在设计与修建路基时,应采取结构上和技术上的措施使路基土的湿度和温度变化减至最小,以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防止各种病害的产生。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 ◆正确选择良好的路基用土填筑路堤,必要时对地基上层土壤作稳定处理; ◆采用正确的填筑方法,不同性质的土分层填筑,充分压实路基,提高土基的水稳定性; 第二部分 公路养护工工作要求 ◆适当提高填土高度,防止水分从侧面渗入,或由地下水位上升而进入路基工作区范围; ◆正确进行排水设计(包括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面结构排水及地基特殊排水); ◆必要时设置隔水层以阻断毛细水上升的通路;设置隔温层,减少路基冰冻深度和水分积聚,设置砂垫层以疏干土基; ◆采取边坡加固措施、修筑挡土构筑物以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 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限制水分侵入路基,或使水分从路基迅速排出,降低路基土体含水量,提高路基路面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第二部分 公路养护工工作要求 1.盐渍土的分类与分布 1)盐渍土的分类 1.盐土 2.碱土 3. 胶碱土(龟裂黏土) 按盐渍土的 形成条件分类, 可分为以下3类。 第二部分 公路养护工工作要求 2)盐渍土的分布 盐渍土在我国的分布面积较广,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分布较多。新疆盐渍土的面积最大,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19.25%,占全国盐渍土面积的36.8%,含盐量通常为5%~20%。按地理分布区域来看,我国的盐渍土可分为2个大区(沿海盐渍土区和内陆盐渍土区)和3个亚区(沿海盐渍土亚区、半干旱与干旱盐渍土亚区、过干盐渍土亚区)。 第二部分 公路养护工工作要求 2.盐渍土路基的主要病害 盐渍土路基发生病害主要是由于盐渍土中的盐分在土中的活动造成的。在干旱季节和干旱地区,盐类的胶结和吸湿保湿作用有利于路基的稳定。但当温度下降,或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或受水浸时,就会导致道路产生湿(溶)陷、盐胀、冻胀、翻浆等病害现象。 第二部分 公路养护工工作要求 3.盐渍土地区的路基养护要点 盐渍土在干旱季节和干旱地区,因盐类的胶结和吸湿作用而有利于路基稳定。但其一旦受到雨水、冰雪融化的淋溶,含水量将急增,会出现湿化坍塌、溶陷、路基发软的情况,致使强度降低,丧失稳定,甚至失去承载力。由于盐渍土的含盐类型、含盐量及含硝量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故对路基的破坏各异,因此,应针对产生病害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第二部分 公路养护工工作要求 (1) 完善排水 (2) 加固结构 (3) 去除盐分 对盐渍土地区路基病害的防治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第二部分 公路养护工工作要求 由于盐渍土含盐类型和含盐量、含硝量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对路基破坏各异。因此应针对产生病害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治。 1.秋末冬初季节或春融时期,由于雨水及融雪水较多,路基 容易出现坍塌、溶陷,可采取下列防护及治理措施: (1)加密排水沟,使沟底保持0.5%-1%的纵坡;对于路基 填土低、排水困难的路段,应加宽加深边沟或在边沟外增设横 向排水沟,其间距不宜大于500m,沟底应有向外倾斜2%- 3%的横坡。 第二部分 公路养护工工作要求 (2)换填厚30-50cm的风积砂或矿料,保持正常通车。 (3)打石灰桩或砂桩,深度达冰冻线以下,梅花状排列。 2.在盐湖地区用盐晶块修筑的路基表面,原来没有覆盖层或 有而失散的,应用砂土混合料进行覆盖和恢复;出现车辙、坑 凹、泥泞,应清除浮土,洒泼盐水湿润,再填补碎盐晶块整平 夯实,仍用砂土混合料覆盖压实。 3.边坡经雨水或雪融水冲蚀后出现的沟槽、溶洞、松散等, 可采用盐壳平铺或用粘土掺砂砾铺上拍紧,防止疏松。 4.为防止边坡水土流失,在坡脚处增设各侧宽2m的护坡道。 护坡道高出常水位20cm以上。护坡道及边坡上可结合当地植 物生长情况,种植耐盐性的树木或草本植物以增强其稳定性。 5.在过盐边坡地区,对较高等级的道路,为防止路肩吹蚀、 泥泞以及防止水分从路肩部分下渗,而造成路面沉陷,路肩可 考虑采用下列加固措施: (1)用粗粒渗水材料掺在当地土内封闭路肩表层; (2)用沥青材料封闭路肩; (3)就地取材,用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