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路路基路面养护技术(全套课件).ppt

发布:2016-11-13约2.34万字共2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沉陷 (1)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局部沉陷,路基和基层已经稳定不再继续下沉,可只治理面层: 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在沉陷处喷洒和涂刷沥黏层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平压实。 路面严重破损,沉陷处矿料脱落形成坑槽的,则按坑槽处治。 (2)土基或基层结构破坏引起的路面沉陷,应先处理基层后再做面层。 6、波浪与搓板 (1)面层原因形成的波浪搓板: 小面积的搓板,可在波谷处填补混合料找平压实, 起伏较大的波浪,要顺行车方向铲除波峰后,再用热沥青和矿料铺面找平。 (2)面层与基层之间,因施工时不注意粘结,中间有松动夹层,应挖去面层,清除夹层,将面层材料加适当材料后重铺。 (3)路面基层强度不够,稳定性差引起的波浪,应挖开面层,将基层进行补强后,再铺面层。 7、麻面与松散 麻面与松散:面层粗、细集料散失、脱皮、露骨。 (1)大面积松散麻面,通过重做封层进行修补:气温10℃以上、清扫表面、喷沥青、撒石屑或粗砂、轻型压路机压实。 (2)沥青受热老化,粘结力下降造成的松散:挖除重铺。 (3)基层、土基变形引起的松散:处理基层或土基后重做面层。 (4)酸性石料与沥青粘结力差造成的松散: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做面层。并尽量使用碱性石料,或掺入抗剥落剂、增粘剂、对石料做碱化处理。 8、泛油 沥青路面因沥青含量偏多或稠度偏低,当气温较高时,在行车作用下沥青被挤出,路面表面出现薄油层的现象。 轻微泛油:撒布细矿料(3~5mm)。 较重泛油:撒布粗矿料(5~10mm)+细矿料(3~5mm)。 严重泛油: (1)撒碎石(10~15mm)、碾压;再次撒碎石(5~10mm)、碾压; (2)清除软层重铺面层 施工要求: 在高温季节处治 顺行车方向,先粗后细、均匀撒料 禁用粉粒 正确合理碾压 引导行车碾压时,注意及时回扫或清除浮动粒料 9、脱皮 (1)清除脱落与松动部分,重做上封层 (2)面层层间脱皮,清除脱落与松动部分,在下层沥青面上重做沥青层 (3)面层与基层粘结不良而产生的脱皮,先清除松动、脱落的面层,处理后再重做新面层 10、啃边 由于雨水的侵蚀和车辆行驶时对路面边缘的啃蚀作用,使路面边缘损坏。 (1)面层边缘破损形成的啃边:填补法 (2)基层松软沉陷形成的啃边:对基层边缘局部加强,然后恢复面层 (3)加强路肩养护,强化路肩:经常检查、修补病害、衔接平顺、横坡适度 可以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 改善、加固、硬化路肩 设置路缘石或加宽基层 平交道口或急弯处的路面内侧,适当加宽路面,避免车辆沿道路边缘行驶。 11、磨光 (1)机械铣刨、直接恢复粗糙度 (2)加铺抗滑层 (3)磨光严重时,罩面处理 沥青路面的罩面、翻修、改善、再生 1、罩 面 分为普通型罩面(简称罩面)、防水型罩面(简称封层)和抗滑型罩面(简称抗滑层)三种 1)普通型罩面 主要适用于消除破损、完全或部分恢复原有路面平整度、改善路面性能的修复工作。 2)封层 主要适用于提高原有路面的防水性能、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的修复工作。 3)抗滑层 抗滑层适用于提高路面抗滑能力的修复工作。 2、路面翻修: 路面破损严重,采用罩面等养护方法不能使路面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时,为保证必要的服务功能,应进行翻修。 常用办法:旧沥青面层重复利用; 旧沥青面层再生利用 3、路面改善 1)路面加宽 2)路面补强(加厚) 4、旧沥青面层的再生利用 再生利用——是将旧面层的结合料、旧集料进行再生,组配成合格的再生沥青混合料供重新铺筑路面使用。 重复利用——是旧面层在破碎后仅需掺加少量结合料或矿料后使用。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一般分为热拌和冷拌两种。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一般适用于翻修养护工程,可用于一、二、三级公路的中、下面层,以及四级公路的面层。对于一级、二级及三级公路的上面层,以及高速公路中、下面层,必须经试验、总结、评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一般适用于翻修养护的四级公路的路面。 再生利用步骤: 1、 旧料分析及再生剂选定 2、 选定矿料配合比 3、 确定沥青用量 路面的结构破坏 修补后的路面再次破坏 龟裂、松散 (2)基层收缩引起的反射裂缝 缝宽5mm以内:低稠度热沥青灌缝、撒石屑粗砂封堵捣实; 缝宽5mm以上:清缝、热拌沥青混合料填缝捣实。 (3)面层因沥青性能不好或老化而出现大面积裂缝,基层强度尚可时: 设置3~6m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 补充:封层指的是为封闭表面缝隙,防止水分侵入面层或基层,在面层或基层上铺的沥青封面。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 封层材料可以是单独的沥青或其他封层剂,也可以是沥青与集料组成的混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