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综合栽培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综合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聊城市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综合栽培技术,具体包括种苗培育、大棚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地区及类似地区广大农民发展大棚草莓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莓;大棚;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8.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74-02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其果实口感佳、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具有止痛、消炎、清热、驱毒等医疗和保健作用,是优良的鲜食和加工兼用果品[1-3]。利用大棚种植草莓,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得草莓的成熟期相比于露地种植提早5~6个月,且产量更高、品质更优,具有更加突出的经济效益[4-5]。笔者对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综合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广大农民发展大棚草莓种植提供参考
1 种苗培育
1.1 品种选择
大棚栽培的草莓,应选择具有品质优、休眠浅、花芽形成早、生长势强,对低温要求不严格,成熟期早,抗病及市场价值高,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的品种,如红颊、章姬、丰香等
1.2 繁殖幼苗
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是匍匐茎繁殖法[6]。选择背风向阳、疏松肥沃、排灌水方便的地块作为繁殖地,每3行疏除2行只留1行,选取健壮无毒植株并剥掉下部老叶和枯叶,加大株行距繁苗。同时进行除草、整地与松土,对于新长出的匍匐茎,应当及时进行整理,确保其基部埋在土中,待幼苗长出3~4片叶时便可进行移植
1.3 育苗管理
及时摘除早春母株抽生的全部花序,有利于节省养分,促进匍匐茎的发生和幼苗生长
母株抽生匍匐茎时要及时把茎蔓理顺,均匀分布,及时压土。为了促进生根,待抽生幼叶时可通过细土压蔓的方式将前端压向地面,使得生长点尽量外露,以实现生根目的。匍匐茎苗布满床面时要去掉多余的匍匐茎,一般每株母株保留60~70个匍匐茎苗。草莓是浅根系作物,注意灌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适时进行追肥,以确保供应草莓生长所需必要的养分,具体视生长情况追施0.2%尿素或适量复合肥2~3次。此外,应加强对病虫草害的防治
2 大棚准备
2.1 棚地选择与整理
在棚地选择方面,建议优选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背风向阳、通透性好、排灌便利且交通便利的地块。为了避免出现重茬障碍,在选择草莓的前茬作物时,应当优选玉米、小麦、豆类以及瓜类,不宜种植马铃薯、番茄以及茄子等。将腐熟的农家肥及适量化肥作底肥,施农家肥75 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0 kg/hm2,施肥后深翻耕、耙平,整畦做垄,垄高25 cm,垄面宽50 cm,垄沟宽30 cm。垄面平整,埂要直,可适当镇压,灌1次小水,以避免栽苗后植株下陷,影响苗木成活
2.2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灌溉与施肥高效结合起来的专业技术,具体指将肥料溶解到水中,并借助灌溉系统实?F灌溉与施肥同步进行的方法
对于大棚草莓栽植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来说,需在定植前进行滴灌设备的安装[7]。水肥种类以及功率的选择,应当视灌溉面积及水源状况而定。过滤器通常选择叠片式过滤器,且以0.125 mm以上精度的为宜;施肥器用于灌水时向草莓随水追肥,安装在水源与主管间,其又细分为比例式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以及其他泵吸收施肥器;输配水管由支管、干管以及滴灌带构成;为了对系统各项指标参数进行实时控制,在系统中安装流量表、压力与流量调节器、压力表、安全阀以及进排气阀等
3 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最晚不超过9月下旬,尽量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避开炎热晴天中午,以防止灼苗,也可在栽植前摘除部分叶片,以减少叶面蒸发。一般采用一垄双行定植,株距12~16 cm,种植密度以15.0万~18.0万株/hm2为宜。苗尽量带土,定向栽植,确保苗根部舒展,根系稍向内侧、弓背向垄边,以促进果实能均匀着生在垄的两坡,也利于果实着色与采收。栽植应当遵循“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基本原则,基本保持垄面与苗心基部平齐为宜,定植后应当覆土压实并浇透水。定植后在垄中间铺直径3 cm的滴灌软管带,滴头间距一般以20 cm为宜,为保持土壤湿润和促进幼苗成活生长,要注意适时浇水
4 定植后管理
4.1 查苗与补苗
定植后及时对缺苗处进行补苗。并适时摘除病叶、老叶,通常以每株保留5~6片新叶为宜,以确保植株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
4.2 地膜覆盖
铺设黑色地膜不仅可以抑制棚内杂草滋生,还有利于对棚内水分的保持,更有利于对棚内温度的控制。此外,地膜还能够将草莓果实与土壤隔绝,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也有助于提升草莓果实的品质。具体铺设时期通常选在现蕾期,将地膜覆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