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变化曲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自然种群的增长一般遵循“s”型曲线变化规律;当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常常在一定时间内出现“J”型增长。两种增长方式的不同,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如生存空间、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环境阻力的增加,使种群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两种增长曲线比较如图
2.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
(1)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期):个体数量很少,增长速率很慢。
(2)快速增长期(对数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时,增长率达到最高。
(3)稳定期(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而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长。种群实际增长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停止生长。种群增长率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到达K值后,仍是呈锯齿状波动。
应用:生产上的捕获期就确定在种群数量为K/2时最好。
但杀虫效果最好的时期在潜伏期。
3.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种群增长率曲线的关系
(1)图乙的0f段相当于图甲的ac段。
(2)图乙的f点相当于图甲的c点。
(3)图乙的fg段相当于图甲的cd段。
(4)图乙的g点相当于图甲的de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