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二中2015第五次月考材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杭二中第五次月考 1.B 解甲归田jiě 着落zhuó 尽快jǐn 2.A B渡假—度假 C天网诙诙—天网恢恢 D格物致之—格物致知 3.B A项褒贬误用,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B项,以汤沃雪: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C项,名正言顺: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应改为“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名誉自然就随之而来; D项,对象用错,冠盖如云:形容绅士聚会的盛况。 4.D A项语意重复,几乎与殆重复; B语序不当,应改为这不但让农作物危在旦夕,更让旱灾下的人们生活艰辛; C项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三体》还是《星际穿越》,不明确 5.314265 6.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客观公正地回应被吐槽人离谱的言行,以达到揶揄或感慨目的的言论。 7.画面是两个大人在吃力地推着一个大铜钱上坡,铜钱上坐着一个背着书包捧着书本在读书的孩子(2分)(说出漫画大致对象即可) 寓意: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以致家长不堪重负。(3分)(意思对即可) 8.A B项绝对化,原文是“几乎消失殆尽”,而非“冲刷至全无” C项因果倒置,孝道是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公德的原因; D项片面化,对孝道应扬弃结合,不应只是弘扬 9.D A项“长此以往”的未然之事说成已然; B项强加因果,虐老行为与当前法律规定无因果关系 C项无中生有,加强法律制度的修订与完善与加强报答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应同时并行。 10. 1)老人的现实处境不佳 2)子女与老人间代际关系产生隔阂,情感淡漠 3)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有所减弱,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11.让你到社会上去碰碰壁也好,到时还是会听我的安排。 12. 明线是儿子改革到处找工作,处处碰壁; 暗线是母亲处处设绊,使得儿子一次也不能成功。 好处:1)表现人物形象。明线写改革到处找工作,说明他确实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说明他有一定的能力,他也很努力去争取了; 2)揭示小说主旨。暗线写母亲在背后做工作,显示出官员的权力之大; 3)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语言更为简练; 4)留给读者一定的思考空间。 13. ①有一定的自信和勇气。通过他自己去找工作的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 ②具备一定的能力。市晚报社看过他的学历证明,对他十分满意;电视台开始也答应录用他; ③对母亲尊敬体谅。跟母亲说,你为我操了几十年心了,我也该出去闯闯了; 母亲的眼睛有些湿漉漉的,他就有些慌恐,连忙说,妈,我说错什么了吗? 14.5分) 第一种答案:会。 ①改革没有很强硬的性格,他从小到大,习惯于听从母亲的安排,他的一切都是母亲替他包办的。 ②他已经很努力地去找工作了,但没有找到工作。 ③他对母亲很顺从,很感激。 ④市委组织部也是个很好的去处。 (1点1分,两点三分,三点5分。写出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第二种答案:不会。 ①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自己找工作。 ②他具备一定的能力。 ③在本市找不到工作,可以跳出本市找。 ④结尾的“但是”也表示故事会出现转折,失败不一定是永远的。 (1点1分,两点三分,三点5分。写出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15.这篇小说既表现了当今中国一些父母对孩子成长的不当做法和影响; 也侧面反映了个别官员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的问题; 蕴含着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忧思。 16.D 总:从整体上 17.A A均为连词,表目的 B表转折/表对举 C表修饰/表转折 D给/在 18.B 作者写此文除了歌颂这位老妇人外,旨在向朝廷申述自己对于边防守备的观点。 19. 1)马的身上铠甲都具备了,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官吏百姓看到之后都认为她勇敢。 2)听到外敌入侵,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敌的。 文言译文 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名为店名。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里的人)才防范敌兵,但是并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正赶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差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罐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我年纪大了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在弓尾上,俯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马的身上铠甲都具备了,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官吏百姓都称赞她勇敢。 噫,国家防御边塞,经常用边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熟习战斗的技巧要领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一个老妇人尚且能这样,那些边土的士兵就更不难想象了。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