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化必修二全册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案
课题: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 ——原子结构 授课班级 课 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
技能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AZX和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2、知道元素、核素、同伴素的涵义;
3、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重 点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难 点 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一.原子结构
原子核的构成
核电荷数 Z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近似原子量 原子X
3、阳离子 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 bYn-: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二.核素、同位素
1、定义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 【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讲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史
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
4、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一样运转。 (空心球)
5、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6.电子云模型: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投影】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2.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
3.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 4.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提问】两千多年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一个物体一直分割下去,将会怎样?能不能找到一种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
【板书】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
【复习回顾】什么是原子、分子、元素?
【回答】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中的最小粒子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那么,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板书】核电荷数 Z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讲解】原子核半径小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如同大型体育场与蚂蚊)。但原子核虽小,但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密度很大。
【讲解】下面我们根据上表来分析一下原子的质量,从表中可以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若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将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如下关系:
【板书】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近似原子量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Z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如126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的碳原子
【思考与交流】思考:168O2-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随堂练习】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用AZX表示为
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