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作用跟意义文档.pdf

发布:2020-01-19约1.22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1年 3月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ar.200l 第 19卷第 1期 Joumalof丑l凹 踟 u商 tyofTechnok~ ( Science) Ⅷ 19N0 1 文章编号:1009—1270(2001)01一OO3.4一∞ 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符水龙 (郑州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河南 郑州45眦 ) 摘 要:在高等院校.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一般实行导师制.而本科生的培养采用导师制的比较鲜见。 在本科生导师制试点的基础上,重点对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和意艾进行了论述:导师制是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制能有效促进当前习惯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导师 制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制度。高等学校在本科生培养中有务件广迁实行导师制,应重视椎广这一 制度。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28 文赫标识码:A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并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 作风好,热爱教育事业,能为人师表,志愿担任导 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成果显著,为其他国 师。这样的导师能够认真履行导师的职责。②具 家的高等教育效仿。导师制的突出特点是:为确 有中级以上职称,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在研科技项 定的导师选配一组学生,在导师与学生之问建立 目及经费。这样的导师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并 起 “师徒”关系,由导师负责地对学生的思想、生 有较充分的条件切入到导师工作中。 活、业务学习进行指导。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导 (二)学生的选配 师制是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 由于是试点,还不能对所有的学生实行导师 一 种好制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硕士生、博士生 制,只能为选定的导师选配学生,构成导师制组 的培养一般采用导师制,部分重点大学在本科生 合。选择学生,是在学生志愿的基础上,重点在高 的培养中也采取导师制,但多数高校在本科生的 年级(三年级以上)学生中选择。因为低年级学生 培养中不采取导师制。为继承和发展导师制这一 大多尚处在基础课的学习阶段,此时进入导师制 好的教育传统,结合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改 组合中,不便于导师开展工作。高年级学生开始 革的精神,针对 目前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现状,本着 或已经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正是发挥导师 完善现行教学方法,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 作用的时机,所以选择高年级学生进入导师制组 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我们在本科生中进行 合更为恰当。一个导师可带两届学生,每届为一 了导师制试点。由此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导师制在 组,一组 2~3名,这样做也是对较低年级学生(如 本科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期望它能在 三年级学生)进入导师制组合进行试点。 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得到广泛采用。下面是我们 (三)导师制的运作 在本科生培养中试行导师制的实践和体会。 I.定期辅导 师生根据各 自工作或上课的情况,商定导师 一 、 试行导师制的实践 对学生的辅导时间,每周 2~3次,每次一个小时 (一)导师的选择 左右,辅导按届(组)进行或集体进行。个别辅导 导师是导师制的关键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由师生约定不定时进行,学生课余时问可在导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