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华]集成运算放大电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6.1.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具有以下特点:
(1)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利于放大器的设计、调试和维修。
(2)低频特性差,不适合放大直流及缓慢变化的信号,只能传递具有一定频率的交流信号。;2、直接耦合;直接耦合电路的特点:
(1)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不利于电路的设计、调试和维修。
(2)频率特性好,可以放大直流、交流以及缓慢变化的信号。
(3)电路中无大的耦合电容,便于集成化。;3、变压器耦合;变压器具有隔离直流、通交流的特性,因此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具有如下特点:
(1)各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利于放大器的设计、调试和维修。
(2)同阻容耦合一样,变压器耦合低频特性差,不适合放大直流及缓慢变化的信号,只能传递具有一定频率的交流信号。;6.1.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如图所示的两级电压放大电路,
已知β1= β2 =50, T1和T2均为3DG8D。;(1)求各级电压的放大倍数及总电压放大倍数;2;2;2;6.1.3 多级放大电路的构成;6.1.4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图6.1.4 两级放大电路的幅频响应 ;6.2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1. 运放的符号;输入级;6.3 差分放大电路;6.3.2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uO;温度T;三、 动态分析;结论:任意输入的信号: uI1 , uI2 ,都可分解成差模分量和共模分量。;uO;RE 对差模信号作用;差模信号通路;1) 放大倍数;即:总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若差分电路带负载RL (接在 C1 与 C2 之间), 对于差模信号而言,RL中点电位为 0, 所以放大倍数:;●以上所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2) 输入输出电阻;3. 共模输入;;uoc;根据叠加原理;;T3 :放大区;恒流源的交流电阻相当于阻值很大的 电阻。;差分电路的几种接法;双端输出:;6.4 功率放大电路;(3) 电流、电压信号比较大,必须注意防止波形失真。;;几种工作状态;如何解决效率低的问题?;6.4.2 OCL电路;2. 消除交越失真的OCL电路;克服交越失真的措施:; 为更好地和T1、T2两发射结
电位配合,克服交越失真,电路
中的D1、D2两二极管可以用UBE
倍增电路替代。;增加复合管的目的是:扩大电流的驱动能力。;T1;4. 准互补输出级;5. 互补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2)效率;6. 功放管的选择;因此,选择晶体管时,其极限参数;6.4.3 其他类型的功率放大电路;D1;2. BTL电路;6.5 集成运放中的电流源;2. 微电流源;晶体管发射极电流与b-e间电压关系为;3. 比例电流源;6.5.2 多路电流源;6.5.3 改进型电流源;6.5.4 以电流源作为有源负载的放大电路;ui
;6.6 集成运放原理电路;共集-共基组合差分电路;6.7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和集成运放的种类;6.7.1 集成运放的种类;6.8.3 集成运放的保护电路;图6.8.1 输入保护电路;
图6.8.1(a)所示是防止差模电压过大的保护电路,限制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之间的差模输入电压不超过二极管VD1、VD2的正向导通电压。图6.8.1(b)所示是防止共模电压过大的保护电路,限制集成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不超过+U至-U的范围。;图6.8.2 输出保护电路 ;
图6.8.2所示为输出端保护电路,限流电阻R与稳压管VZ构成限幅电路,它一方面将负载与集成运放输出端隔离开来,限制了运放的输出电流,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输出电压的幅值。当然,任何保护措施都是有限度的,若将输出端直接接电源,则稳压管会损坏,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大大提高,影响了电路的性能。;?图6.8.3 电源端???护 ;
为防止电源极性接反,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在电源端串接二极管来实现保护,如图6.8.3所示。由图可见,若电源极性接错,则二极管VD1、VD2不能导通,使电源被断开。;作 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