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实地研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讲 文献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第十讲 实地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班课程讲义 *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实地研究及其类型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第三节 实地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 本讲主要教学目标 一、了解实地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 二、认识实地研究方法的类型及过程; 三、掌握实地研究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四、学会熟练运用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实地研究方法。 导入 你有过实地研究的经历吗?在实地研究过程中,你碰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观看过关于实地调查的影片或者专题纪录片吗? ——观看纪录片《幼儿园》或《颍州的孩子》(二选一),体会下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第一节 实地研究及其类型 实地研究(field research)是指哪类研究?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现实生活或工作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实证研究的基本特点: 1. 起源于人类学,主要用来研究异族文化及原始部落群体、少数民族群体; 2. 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访谈; 3.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体验、理解、个案深度分析); 4.一般没有研究假设,而是从观察分析入手,依靠归纳概括实现理论构建。 * 第一节 实地研究及其类型 实地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 个案研究(单个案或多个案) 社区研究 实地研究示例 怀特的《街角社会》研究; 美国林德夫妇的《中镇》研究;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研究; 人大某博士生对夜总会中男公关的研究; 贺雪峰等学者对我国农村基层自治的研究。 *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实地研究的基本过程 选择研究背景(选择实地研究点) 原则:选择既与主题密切相关,又容易进入的对象 2. 获准进入 :通过关键人物、中间人获取合法身份 3. 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 4. 搜集资料并及时做好记录 (观察记录和访谈记录) 5. 整理和分析资料 6. 报告研究结果 * * 补充:实地调查中的记录 记录的方式 实时记录 回忆式记录 分段式记录 记录的原则 注重细节 忠实于场景 记录的手段 笔录 音像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实地研究的两类常用方法 观察法 指带有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 观察法的分类 实验室观察与实地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又分实时观察和对文献资料、物质痕迹、行为标记的非实时观察)与参与观察; 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 参与式观察 非参与式观察 民族志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参与观察 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工作场景中,实际参与其日常生活过程进行观察,多采用无结构观察的形式,要求研究人员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参与观察者的角色 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以公开的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研究 。 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隐蔽观察者) 隐蔽真实身份,被观察者只知道他是参与者而不知道是观察者。 ——完全参与的观察者(“卧底”)和完全的观察者。 参与观察的主要问题 观察内容 *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现场的情境;观察对象的角色、地位、身份、数量及相互间的关系;人们的行为及其目的、动机、态度。 观察的时间、地点 与被观察者的关系 首先要建立信任关系被接纳 ;其次要明确观察和被观察的关系,尽量改变自己,融入到对方环境中去,而不是改变对象;避免对被观察者带来任何变化。 角色转变过程 观察初期要转变角色,融入环境 ; 分析、解释阶段要从环境中跳出来,回到局外人的角度 *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应用参与观察法时的注意事项 目的不是要验证某种理论或假设; 需要解释自己在他人生活中出现的原因,并有效评估由于自己的进入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要“融进去”,然后还要“跳出来”。 *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无结构访谈法(深度访谈) 由调查访谈人员与被访者围绕一定主题或范围进行自由而深入的交谈,以获取研究信息。 优缺点 优点:弹性大,灵活性强; 深入细致。 缺点:对访问员要求高; 所获资料零散繁杂难以分析; 耗时长、工作量大,无法做大规模调查。 分类 1.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 2.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3.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专题小组、座谈会) *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访谈的基本程序 访问准备 1. 确定访谈主题、制定访谈提纲; 2. 了解被访人及其所在社区或社会环境的特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