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部分 中国地理 第2章 中国的地理分区 第3讲 图表分项导练(二十三)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doc

发布:2018-05-12约3.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表分项导练(二十三) 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 基础过关练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围绕中心地区的10个边缘集团以及绿化隔离地区,建立多个中心。据此回答1~2题。 1.元、明、清三朝都把北京作为都城,北京的建设体现了中国都城传统的特点,其最鲜明的特色是(  ) A.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 B.城市的轮廓呈“凸”字形 C.中轴线突出,东西格局对称 D.城内有设计精美的皇家园林 2.“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市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交通压力 B.吸引农民进城 C.减少北京市人口 D.控制北京市产业的发展 1.C 2.A [第1题,北京中轴线突出,呈东西对称,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观念。第2题,建立多个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交通压力。] 下图反映香港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据此回答3~4题。 3.197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4.从1971年至2001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 A.农产品市场萎缩 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3.A 4.C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71年该地的水稻田面积占一半以上,而到了2001年,该地已基本无水稻田,因此水稻田变化幅度最大。第4题,该地农业生产逐渐由粮食向农副产品供应转化,说明区域内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占用了大量耕地,使弃耕地比重上升。] (2017·南昌高二检测)下图中甲为台湾某海岸地区的月降水量和月蒸发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甲             乙 5.甲海岸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城市附近(  ) A.彰化 B.花莲 C.台北 D.高雄 6.就自然环境而言,甲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A.水稻种植业 B.晒盐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茶叶栽培 5.A 6.B [读图可知,甲海岸年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应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该地适合发展晒盐业。] 在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但近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适逢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夯实基础和稳步发展两个阶段。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B.原料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7.B 8.D [第7题,珠江三角洲发展条件有区位、政策、侨乡优势,又适逢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机遇,该区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贫乏。第8题,珠江三角洲发展的两个阶段分别以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9~10题。 省区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甲 521 91.5 乙 231 61 丙 85 31 丁 1 220 44 9.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黄麻 B.油橄榄、春小麦 C.花生、甜菜 D.棉花、天然橡胶 9.B 10.D [第9题,依题意,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而农田水利建设与降水多少、资金投入有关,故选B项。第10题,一般降水多的区域对灌溉工程依赖度较低,而干旱区要发展农业,离不开灌溉工程,则甲为新疆;丙耕地面积最小、有效灌溉面积比例也最低,为海南;黑龙江耕地面积远大于浙江,可判断乙、丁分别为浙江和黑龙江。则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经济作物分别为棉花和天然橡胶。] 中部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主体区域,读我国中部六省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状况图,回答11~12题。 11.六省农业生产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条件较好 B.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C.位于平原地区,土层深厚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