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讲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刘凤梅
二〇一五年三月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各责任主体的质量意识。消除质量通病,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消除质量通病,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一)《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基本规定:
1.通病防治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要求。
2.施工图审查机构或设计监理单位应重视审查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将其列入审查内容。
3.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工作列入监督重点内容。
4.电力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除执行现有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工程技术标准外,还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4.1 由参建各方会签《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4.2 施工单位编制《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4.3 监理单位编制《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二)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管理措施
1.建设单位在开工前下达《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对施工单位提交、并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的《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备案;协调、解决质量通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得随意压缩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应将通病防治列入工程检查验收内容;应明确通病防治的奖罚措施。
2.设计单位在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设计中提出相应的设计措施;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3.施工单位认真编写《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报建设单位备案后实施;必须做好原材料和构配件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原材料、构配件的试验检测必须坚持见证取样制度。
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防治的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根据经批准的《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样板引路
专业分包单位应提出分包工程的通病防治措施,由总包单位核准、监理单位审查、批准,报建设单位备案后实施。
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认真填写《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4.监理单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作为《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的补充。
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的验收,上道工序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
配备常规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填写《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下面将建筑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工程项目及部位易产生质量通病的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给大家。
一、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1.现象: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将使填土场地地基在荷载下变形量增大,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或导致不均匀下沉。
2.原因分析:
(1)填土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及淤泥、淤泥质土和杂填土作填料。
(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下的密实度要求。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夯)实遍数不够,或机械碾压行驶速度太快。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大布袋影响深度要求,使密实度降低。
3.预防措施
(1)选择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回填。
(2)填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来确定,一般用土的压实系数换算为干密度来控制。无设计要求时,压实系数=土的控制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
(3)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使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
(4)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密实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4.治理方法
(1)土料不合要求时应挖出换土回填或掺入石灰、碎石等压(夯)实加固。
(2)对由于含水量过大,达不到密实度的土层,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及其他吸水材料,重新压(夯)实。
(3)当含水量小时,应预先洒水润湿。当碾压机具能量过小时,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二、基础防潮层失效
1.现象:防潮层开裂或抹压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经常潮湿,使室内粉刷层剥落。外墙受潮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