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pdf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主体工程:
1、模板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爆模、未起拱、缝隙大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模板工程应有设计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架)应能承受新浇筑碑的重量、模板重量、
b24m
∙
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碎梁时应按规定起拱
c.木模板应弹线修边,安装拼板应严格控制缝隙。
d.硅浇筑前,木模湿润水要足够。
e
∙
旧模板翻转使用时板上的灰疙瘩应消除干净。
2、钢筋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钢筋表面锈蚀、柱子外伸钢筋错位、绑扎
节点松脱、钢筋保护层不足、梁抗震135°箍筋漏弯、钢筋闪光
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钢筋搭接焊不符焊接规定、板的负弯筋没
有设马凳或被踩弯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钢材应按公司指定的符合要求厂家采购。
b
∙
对锈蚀严重、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c
∙
浇筑硅前对伸出板面的柱筋应认真核对位置,并至少绑有两个
箍筋固定,以防错位.
d
∙
铁丝绑扎应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扎形式,如节点松脱时重新
绑牢。e.搭接焊的钢筋的预弯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再行施焊。
f
∙
钢筋的保护层数量应满足需要。板的负弯筋应用垫块保护,安
装预埋管线或浇筑碎时,不得踩踏板的负弯筋。
3、碎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表面损伤如蜂窝、露筋、孔洞、夹渣,成型
规格偏差如板面不平、歪斜、凹凸,内部缺陷如强度偏低、匀质
性差、裂缝等。
②地下室底板及墙体的防裂是本工程的关键,为保证地下室不
裂,除在浇捣工艺上按前面所述施工方法进行,重点加强对硅的
养护,具体为:
a.底板施工完7天内专门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水养护,上部施工
7
暂停,天扣进行淋水养护,保证舲表面湿润。
b.外墙在未拆模之前,在模板外侧淋水,保证模板内侧的水分不
过早蒸发,拆模后挂麻袋养护14天。
③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浇筑时应认真振捣、严防漏振。
b.施工缝处夹有木屑、水泥浆块等杂物应消除干净。
c.模板安装完后应测量板面标高,并做板厚的控制点。
d.为防楼板裂缝,主体结构工程应备有足够模板供周转使用。
e.预埋塑料管如有两根塑料管重叠处应适当加筋,以防因塑料管
与硅握裹力1/7差而产生板裂缝。
f.悬挑构件硅应在强度达到100%之后方可拆模。
g.负筋采用马凳进行架设,硅浇筑时,派专人护筋,避免负筋踩坏
而降低作用。
h.严格控制硅的质量和振捣时间,防止离析现象。
i7
∙
碎楼板采用麻袋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昼夜。
4、砖砌体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砖的规格尺寸差;砂浆强度不稳定;干砖上
墙、砂浆不饱满;预埋件拉结筋漏放或少放;砖拱砌筑不规矩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实心砖选用规格及强度好的红砖。
b
∙
砌筑用的砂浆应按配合比下料,严格按照重量比,严禁采用体
积比。c.砂浆试块的制作、取样应按规范标准执行。
d,砌筑时砖块要湿水,严禁干砖上墙砌筑,以免因砂浆过早脱水、
干硬而削弱砂浆与砖的粘接。
e
∙
砌筑时要经常用百格网检查砖与砂浆的粘结面积,判断砌筑砂
浆的饱满度,饱满度应不小于80%。
f
∙
拉结筋应按规定放置,不得漏放,放置间距、钢筋的长度应满足
g∙
规定要求。砖墙砌筑时应按水准面立皮数杆拉线控制,保证砖
缝平直,严禁出现螺丝墙。
(二)地面与楼面工程
1、砂浆找平层及水泥抹面: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基土沉陷、找平层空鼓、裂缝。水泥砂浆
面层裂纹、空鼓、起砂及厨、厕间地面渗漏、倒返水等。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