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二 电路(收音机)组装与焊接.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二:电路(收音机)组装、焊接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二、收音机电磁信号原理简介 DTV OTA (Over-The-Air) Reference Diagram Mobile Telephone Reference Diagram 三、主要技术参数(9018型收音机) 具有调幅接收功能 电源电压:直流3V 整机静态工作电流:8mA 接收频率范围:535KHz—1605KHz 灵敏度为3μV 音频放大增益≥40dB 音频输出失真3% 输出功率≥350mW 四、收音机电路原理图介绍(报告画图) 集成电路7613P或3839A功能信号流程 四、收音机电路工作原理 五、元器件清单与识别检测 五、元器件清单与识别检测 五元器件识别 五元器件识别 六、印刷电路板(PCB) 收音机组装焊接样机 十二、时间安排 七、安装与焊接步骤(课内外) 读电气原理图,熟悉电路安装图;正确识别电子元器件、标称值、引脚、极性等;按元器件清单,清点、检测所有元器件。 确定元器件的安装方式,并检测PCB与原理图是否一致。 电路图、实物、版图三对应 先低矮元器件,再高大元器件;先耐热元器件,再不耐热元器件。 焊接顺序 元器件引脚成形。电阻采用卧式安装,引脚成形时可弯曲至根部,但要小心;瓷片电容不要装的太高或太矮;电解电容应紧靠线路板立式插装,注意极性。 七、安装与焊接步骤 尽量把元器件上的字符置于易于观察的位置(方位!) ,以利于以后检查。 插装元器件。根据元器件型号对号插装元器件。特别注意:电解电容、发光二极管等有极性的元器件的插装。 焊前处理。剪短相关元器件引脚,如双联拨盘圈内的三个焊片、电位器上端的二个引脚、中周T1的五个引脚和屏蔽的两个引脚,以免调台时受到影响。 焊接。加热时间和用锡量要适当。对耐热性比较差的元器件使用工具辅助散热。注意防止虚焊、错焊、漏焊,避免拖锡造成短路。 七、安装与焊接步骤 焊后处理。利用斜口钳(不要用剪刀)剪去多余的引脚,并检查所有的焊点。 注意磁性天线线圈初级接1和2,次级接3和4(PCB反面有字符指示) 。 将音窗网罩上的四个脚对应插在前盖的孔内,然后压平。将扬声器放入槽内,然后用烙铁将旁边的三个柱子烫倒,将扬声器压住。然后在扬声器正负极片上焊接导线,并将导线的另一端焊接到电路板上对应的焊盘上。 八、安装提示 发光二极管要焊接在印刷电路板的铜箔面,注意较长的引脚为正,较短的引脚为负。并且,要弯曲成形对准孔后再焊接。 不能直接焊接集成电路。先焊接插座,调试时再将集成电路插入插座。 供电电源3V,采用2节5号电池,学员自备。 九、测试与调整 若开机后无法收到信号、无声音,则需要测试整机的静态电流。方法如下: 将电位器关掉,用万用表电流档直接跨接在开关两端。 整机静态电流应在8-10mA。若所测电流过大,请检查有无短路及损坏的元器件;若所测电流过小,应检查有无开路或者有无元器件安装错误等故障。 九、测试与调整 若开机后可以收到信号,则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方法如下: (以下内容建议了解要慎做!) 调中频 调中频就是将收音机调在某一电台上(更好使用465Khz的中频信号),然后调整中周磁帽。调整T2和T3直至声音最大,并且没有啸叫和自激声。 九、测试与调整 调整频率范围 先将收音机置于低端一个已知频率的电台(或者找一个标准的中波收音机对照),并校对刻度盘的指示。然后调整T1使指示的频率与电台的频率接近即可。 在高端收一个已知频率的电台。将指针对准刻度频率数字,然后调整震荡回路的微调电容CB,如此反复调整两三遍。 九、测试与调整 统调 在低端收一个电台,然后调整磁棒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直到到声音最响为止。调好后可以用胶(或者用牙签、火柴等插在线圈和磁棒的中间)将磁性天线线圈固定起来。 在高端收一个电台,然后调整输入回路的微调电容CA,使声音最响,使高端达到统调。要反复调整几次才能调整好。 十、单片收音集成电路介绍 十一、实验总结报告 十二、时间安排 附:集成电路7613P或3839A功能 * * LOGO 练习电路连接技术,提高焊接工艺水平; 了解收音机的原理,提高读电路/板图的能力; 学习电路(收音机)静态和动态测量、调试技术; 掌握电工电子工艺基本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训练实验总结报告撰写,提高科技写作能力。 (单元2、3、4合写提交总结报告) 收音机-广播接收机工作频率/频段与原理 中波调幅AM (Amplitude Modulation):535KHz~1605KHz 调频FM (Frequency Modulation):88MHz~108MHz 短波SW (Short Wave) :5.950MHz~2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