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和应用分析.doc

发布:2018-10-04约4.4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和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可利用水资源的日趋紧张,雨水以其处理成本低廉,处理方法简单等优点,而成为一种新的可利用水资源。本文结合云南某地区一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再利用工程实例,重点分析雨水回收的可行性、处理量、处理工艺流程等,并对设计中的设备造型、工艺特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雨水收集:雨水回用:再生利用: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Q94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水资源在广泛的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净化建筑区环境并促进区域生态的改善,建筑设计必须将水资源的利用放在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雨水的利用,由于这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对地表径流和局部环境起到调控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雨水的收集再利用在建筑设计的整体框架内进行研究。    如果我们能够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阶段就注意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那么就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增加水资源,减少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攫取;也可以留住一部分雨水,减少高峰期地表的水流,减轻排洪压力;而且还可以增加雨水在地表的停留时间,从而补充地下水;同时还可以增加建筑周围的绿化供水,从而改善局部的生态环境。可见,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具备重要的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 雨水回用系统   雨水回用技术系指收集区块的屋面、地面及绿地的雨水,进行相应处理,回用于绿地喷灌、道路冲洗及景观水体补水等用途,以达到节水目的。其处理流程如图1.         图1雨水收集处理工艺流程图   本工程项目为云南某地区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此项目总占地面积17.2万平米,雨水收集屋面面积约为5.32万平米,绿地收集面积约为7.66万平米。雨水收集处理后用作景观水体补水、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及洗车用水。   3 设计原则   (1)针对项目情况做原水水质预测,并根据预测水质状况选用适当的处理工艺,确定水处理流程;采用先进、高效、安全的处理工艺及设备,整个工艺流程简洁,占地面积尽可能小。   (2)系统进行最优化设计,使方案经济可行,运行稳定,水处理设施应方便安装及运营管理;系统运行费用低、后期维护费用低;水处理设备在运行上有较大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4 雨水收集情况分析   4.1 年可收集雨水量分析   本工程屋面总汇水面积约53200平米,屋面雨水因受污染比较小水质良好,做简单处理后可回用于绿化浇灌。根据该地区的降雨统计资料显示,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43.5mm,屋面多年平均可收集水量计算如下:   W=ΨHA   式中   W—年平均可收集雨水量   Ψ—径流系数(考虑3mm初期弃流,屋面径流系数取0.85)   H—年平均降雨深度,m   A—汇水面积 m2   带入相关数据得出   W=ΨHA   =0.85×1.5435×53200   =69798m3   绿地雨水收集量   W=ΨHA   =0.15×1.5435×76600   =17735m3   此小区年收集雨水总量为87533m3, 收集处理后全部回用。   4.2 雨水收集池容积计算   雨水收集池的容积按以下公式计算   V=Ψ×H×F×10   式中   V—雨水收集池容积   Ψ—径流系数(径流系数取0.85)   H—一场雨的设计降雨量,mm   F—汇水面积,hm2   10—单位换算系数   带入相关数据得出   V屋面=Ψ×H×F×10   =0.85×5.32×17.2×10   =777.8m3   V绿地=Ψ×H×F×10   =0.15×7.66×17.2×10   =197.6m3   根据数据得出,此项目降一次雨可收集的雨量约为975.4 m3,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雨水收集池的容积定为800m3,平立面尺寸为20m×20m×2.5m(深),蓄水池最高有效水深约2.0m。当降雨量小于等于10.6mm时该雨水收集池全部容纳,而大于10.6mm时,部分容纳,多余雨水通过室外雨水管网排放。清水池的容积暂定为160m3(每天的用水量为160m3),平立面尺寸为10m×8m×2.5m(深)。   景观水池面积为3500平方,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气象特征,景观水蒸发量为1-3mm,水体蒸发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夏季水体蒸发量取3mm每天,夏季每天蒸发水体为:3500×0.003=10.5m3,则蓄水池储存800立方水可供补水10个星期。秋季水体蒸发量取2mm每天,秋季蒸发水体为:3500×0.002=7m3。则蓄水池储存800立方水可供补水14个星期。(蓄水池储存800 m3水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