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稿 24、25、26桩基施工技术交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啊啊啊啊啊啊施工单位阿分部分项工程名称钻孔灌注桩施工交底日期交底内容:
24、25、26号桥墩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钻孔前要认真审核设计图纸,设计桩基直径(1.5m)、桩基类型(摩擦桩)、设计桩基顶标高、桩基底标高,钢筋笼的设计长度、钢筋笼的直径。
2)依据设计图纸测量用全站仪粗放出桩基平面位置,随后将施工范围场地平整压实,其顶面高程应高于桩施工期间可能的最高水位1m以上,其范围应满足钻孔成桩作业的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南港路与施工现场已经建好一条施工便道,但需要再次整修,使施工便道能够保证成孔后钢筋笼、砼的运输。
3)平台修建完成后采用GPS和全站仪测量精确放出桩基孔位中心点,并由孔位中心点引出四个护桩点,护桩点引至不影响钻机、及操作人员正常施工位置,护桩要采取有效固定,防止护桩位移。四点护桩用线绳交叉连接,交叉点位于孔位中心点,再后续施工中随时检测孔位、钢筋笼偏位。
4)测量放样完成后埋设钢护筒,钢护筒在普通作业场合及中小孔径条件下,根据规范一般使用不小于8mm厚的钢板制作;在深水、复杂地质及大孔径等条件下,应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钢板卷制,本工程为增加刚度,采用不小于10mm的钢板,在护筒上下端和接头外侧焊加劲肋。钢护筒一般埋深2-4m,根据地质、现场情况确定为3.7m(埋入填沙层以下大于0.5m),护筒外露地面控制在30cm以上(或水面以上1~2m)。护筒埋设后复核护筒中心位置,中心位置偏差控制在小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内径应大于桩径至少200mm。
为保证桩长、标高、孔径、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在开钻前由项目部和桩基作业队技术人员共同对以上各项情况进行测量检查符合并填表签字。附:《灌注桩开钻检查复核表》
5)泥浆
①泥浆的比重通过现场实验确定,与钻进方法、土层情况相适应,尤其要控制清孔后的泥浆指标。泥浆的具体性能指标测定方法参照规范(JTJ—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录D)。
②泥浆用水必须使用不含杂物或工业废水的净水造制泥浆。
③造浆必须使用粘土或膨润土。泥浆制备选用优质粘土(必要时采用膨润土)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1.1~1.3,粘度控制在16~22(Pa.s),含砂率≤4%,胶体率控制≥95%,酸碱度(PH值)8~10,其测定用泥浆相对密度计测定,粘度用标准漏斗粘度计测定,含砂率采用含砂率计测定,PH值用PH试纸检测。试验泥浆的全部性能指标,在钻进中要定期检验并填写泥浆实验记录表。泥浆经过滤、沉淀后流回桩孔内,保证泥浆循环。出浆池、沉淀池通过沟槽连通,利用泥浆泵向外排渣,桩孔上层的泥浆经事先开挖好的沟槽流入沉淀池。泥浆循环使用,废弃泥浆沉淀后运至指定的位置。
注意事项:在钻进过程中当发现坍孔现象时,立即加大泥浆比重(1.3左右),同时降低成孔速度。
④桩基施工所需的泥浆循环池,采用24墙式砖砌矩形泥浆池,泥浆池内需分隔出循环区、沉淀区。
⑤开工前,桩基施工所需的导管、料斗等设备必须就位。
⑥泥浆池设在各个桥墩承台西侧,一般泥浆池容量为桩基容量的70%。
6)施工机具准备
进场设备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按规范要求将钻机部件:动力机、卷扬机、钻架、泥浆泵、砂石泵、钻杆和水龙头等组装好,经技术人员检查后,方可使用。钻机安装在汽车上,钻机就位后,钻头尖对准十字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cm,再进行调平。
7)进场材料材料检验
所有进场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检验并进行进场复试,经验收合格方可用于施工中。
钢筋焊按规范要求进行试焊、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刚钢筋焊接。在钢筋加工中,按规范要求对焊接质量进行抽验。
钢筋存放要分规格、型号分别码放整齐,并放于平台上,做好防雨防潮措施,不得直接置于地上。
二、施工工艺
6.1.开钻: 钻机就位后其底座和顶端必须调整平稳,开钻时应先往孔内灌注泥浆,待泥浆输进钻孔中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开钻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正常钻进。
6.2.钻进:
a. 开始钻进时,进尺要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应低档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韧的泥皮护壁,钻至刃脚下1m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
钻孔时孔内水位应高出护筒地脚0.5米以上并高于地下水位1.5米以上。
b. 在粘质土中钻进,由于泥浆粘性大,钻锥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宜选用尖底钻锥,控制进尺,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
6.3. 泥浆补充和净化: 开钻前应调制足够数量的泥浆,钻进中如泥浆有损耗、漏失,应予补充,并按时检查泥浆指标。遇土层变化应增加检查次数,并适当调整泥浆指标。每钻进2m或地层变化处应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以便与设计资料核对。
6.4. 施工时应隔桩施工。
三、劳动组织
每台班一般安排5人,其中班长兼指挥,记录检测1人,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