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例析.ppt

发布:2017-01-05约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的自然资源 从哪里来 自然界 对人类有何意义 有 使用价值 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考点十一: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总量 人均 不足 丰富 考点十二: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耕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 影响因素——地形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平原、丘陵、高原 草地 高原、山地、盆地 林地 山地、丘陵 难以利用土地 盆地、高原、山地 影响因素——气候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干湿地区 耕地 湿润、半湿润 草地 干旱、半干旱 林地 湿润 难以利用土地 干旱、半干旱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的水资源 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少 考点七: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P27页优势) 西部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 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1、标出第1—第3 阶梯的名称。 2、找出第1、2 阶梯的分界线(山脉)和第2、3 阶梯的分界线(山脉) 。 昆 仑 山 脉 祁 连 山 脉 断 横 山 脉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脉 山 巫 雪 峰 山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三级阶梯示意图 海拔 主要地形 第一级阶梯 界线: 第二级阶梯 界线: 第三级阶梯 4 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 000~2 000米 高原、盆地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总结 1 2 3 4 5 6 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 山 山 脉 阴山 昆 仑 山 脉 秦 岭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南 岭 (弧形走向) 珠穆朗玛峰 (8844.43米)(P26)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1 2 3 4 5 6 7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峰 雪 山 山 台 湾 脉 武 夷 山 长 白 山 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 尔 泰 山 脉 祁 连 山 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1 2 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 断 山 脉 贺 兰 山 2 1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1.青藏高原: 我国第一大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多雪山、冰川。远看成山,近看成川(平地) 2.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坦荡开阔,草原、荒漠。风吹草低见牛羊。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3.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最深、广的地区,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挖成拱形窑洞,施工技术和工具简单,也不需要贵重的建筑材料,就获得防风避雨、冬暖夏凉的功能。 4.云贵高原:多山,有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不平,有梯田。 考点八: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P32、37页)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递 减 800mm 400mm 南 东 从 陆 西 内 北 海 沿 向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降水年际变化大 四、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冬春季节易出现寒潮; 夏季风势力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秦岭——淮河一线: 1、一月0℃等温线 2、800㎜等降水量线 3、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4、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5、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6、水稻产区与小麦产区分界线 水田与旱田分界线。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 河流 考点九: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归纳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 考点十: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岷 江 宜宾 乌 江 嘉 陵 江 重庆 洞庭湖 武 汉 宜昌 汉 江 湖口 鄱阳湖 赣 江 上 海 湘 江 最大的支流 唐古拉山 东海 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无结冰期 青 藏 高 原 云 贵 高 原 四川盆地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千米)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米) 唐古拉山 宜宾 上海 6100m 6600m 3500km 6300km 宜昌 水能宝库 长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