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ppt课件(45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糖渍西红柿;实例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演示实验:;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1、条件
具有半透膜
②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1.如果将半透膜换成纱布,渗透现象还会发生吗?如果漏斗内也注入清水,渗透现象还会发生吗?这说明渗透现象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 不会;不会;半透膜和浓度差。;2.当液面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液面不再升高的原因分析:;3.如果增加蔗糖溶液的浓度,最终形成的液面高度差H怎样变化?如果增加半透膜的面积,最终形成的液面高度差H怎样变化?
答案 会变大。不变,只是液面上升的速度变慢。;1.“人造细胞”是用羊皮纸或火棉胶等半透性膜材料做成的一个密闭的囊,囊里面装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假设有三个这样的“人造细胞”,分别用A、B、C表示,它们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是10%、20%和30%。其中A、B细胞的外面套一金属网笼,C细胞的外面没有套金属网笼,如下图把三个“人造细胞”同时放在浓度为15%的蔗糖溶液的玻璃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三个“细胞”的变化分别是 ( );【问题导析】
由于水分能够通过 由 浓度向 浓度溶液渗透,因此可以判断A 体积 ,B和C会 ,但由于B的外面套有金属网笼,体积会被限制在金属网笼的大小范围内,只是稍微 。
答案 C;【一题多变】
(1)一段时间后,A、B的体积不再变化,此时A内蔗糖溶液的浓度和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相比______(较高、较低、相等)。B内蔗糖溶液的浓度和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相比______________。;类比推理;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三.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情况;问题;科学探究步骤;设计方案:;实验结果:;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4、动植物细胞在吸水与失水方面的差异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不会有质壁分离现象。
植物细胞由于有细胞壁的限制和保护不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1.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质”指的是什么?“壁”指的是什么?
答案 原生质层。细胞壁。;3.发生质壁分离复原需要将植物再置于低浓度的蔗糖溶液或蒸馏水中,但如果所用溶液中的溶质为葡萄糖、KNO3、NaCl、尿素、乙二醇等,为什么会发生自动复原现象?
答案 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微粒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 )
A.ab,细胞渗透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一题多变】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能看到的现象有________。
①液泡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②液泡变小,颜色由深变浅 ③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④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清晰 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溶液不呈紫色
答案 ①③⑤;总结;待测细胞+蔗糖溶液-----;初始浓度;1.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Si4+离子较多,吸收Ca2+、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增高。
2.在番茄的培养液中, Ca2+、Mg2+的浓度下降,而Si4+的浓度升高,证明番茄吸收的Ca2+、Mg2+比Si4+ 多。
3.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分析教材P63资料
(1)不同的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的吸收是否相同?同一植物对不同无机盐吸收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不同。不同。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从而说明了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在培养过程中,番茄培养液中的Si浓度为什么上升?
在培养过程中,番茄吸收水分和其他离子相对速率高,吸收Si相对速率低,导致培养液中Si浓度升高。;3.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两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 h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变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