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第3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共52张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含第3课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纲展示·体系构建;;基础梳理·题眼突破
核心考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含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3.根据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题眼突破
1.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1)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2)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中总是贯穿和渗透着本体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图示:;2.哲学基本问题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成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也可理解为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但不能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对物质和意识关系作出的科学论断,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内容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两个内容都作出了科学的回答。;【特别提示】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不能说成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真题演练
命题角度 哲学的基本问题
1.(2013·天津)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如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证明了客观世界是可知的,A项正确;B项是唯心主义观点,不选;D项错误,哲学的智慧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不选;C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不选。故选A项。
【答案】 A;核心考点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①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2.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3)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3.马克思主义哲学
(1)产生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理论来源: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
精髓:实事求是。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涵: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题眼突破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1)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2)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3)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4)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5)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6)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