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一轮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单元 测量 力和运动 …………………………………4
第二单元 声和光 …………………………………………15
第三单元 机械和功……………………………………… 25
第四单元 热与内能……………………………………… 36
第五单元 密度、压强和浮力…………………………… 43
第六单元 电 路……………………………………………56
第七单元 磁 原子和星系…………………………………69
参考答案 ……………… …………………………………75
Ω);
10.电能(W):测量工具:电能表;主单位:千瓦·时(k·h)二、1小时(h)=60分(min)=3600秒(s)
1米(m)=10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
1平方米(m2)=102平方分米(dm2)=104平方厘米(cm2)=106平方毫米(mm2)
1立方米(m3)=103立方分米(dm3)=106立方厘米(cm3)=109立方毫米(mm3)
注意:立方分米(dm3)和升(L)等价,立方厘米(cm3)和毫升(mL)等价。
1千克(kg)=103克(g)=106毫克(mg)=109微克(μg)
1安培(A)=103毫安(mA)=106微安(μA)
1伏特(V)=103毫伏(mV)=106微伏(μV)
1千瓦·时(kw·h)=3.6×106焦(J)。
例:(2010静安区)世博期间,游客可以乘坐游船领略世博园区美景。若某游船在浦江上直航240米用时60秒,则该游船的速度为_________米/秒。以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中国馆是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7.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s-t图像是中考的必考内容,根据图像通过求直线斜率的方式将速度大小求出,再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求解问题。
例: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同地出发向正南方向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如图7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米/秒。10秒后,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__米。
图 (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相对地面是_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牛,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________牛。
例:重为4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例: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_________或_________状态进行研究。实验时,需要_________的示数。图(a)、(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____________上,物体才能平衡。图(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_________。若实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_________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同向二力合成 反向二力合成
例:(2010虹口区)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于P点,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O点,如图(a)所示,然后他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如图(b)、(c)所示。(1)在图(a)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_______牛。(2)实验中,小王同学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
7.惯性:一切物体具有保持性质。:一切物体总保持或状态例:(2007上海中考)如图(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 (b) 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c) 和 (d) 所示。
由图5(a)、(b)或图5(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在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摩擦的利用的防止。(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