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矿井存在的主要问题.doc

发布:2018-04-16约3.0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章 1、2、423、42、4252015年底回采结束,剩余区段煤厚一般4—6m,平均5m,不宜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适合厚煤层大采高支架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回收率,杜绝因放顶煤矸石对煤质的影响,达到增收节资的效果。 3、35kv/10kv(6kv)变电所,可以明显减少电力损失,提高矿井供电系统可靠性,满足矿井正常的供电需求。 4、平硐全长6500m,是主要运输大巷。没有安装照明,排水管路锈蚀老化,水沟变形。综采工作面走向长度一般都在1.5km以上,目前未采取任何机械运送人员措施,工人上下班步行距离较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影响工时利用。6、 二、矿井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 1、矿井属高瓦斯矿井,针对煤层瓦斯涌出情况,采取了边掘边抽、采前预抽、卸压抽放、高抽巷抽放等以瓦斯抽放为主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但总体抽放结果仍不理想,尤其是在煤巷掘进过程采取的长孔超前抽放及短孔跟面抽放方法,由于瓦斯抽放和掘进在同一巷道内进行,不仅影响巷道掘进效率,而且导致瓦斯抽放进度一再受阻,达不到预期的瓦斯抽放目的。集团公司新规定要求“每个工作面必须达到两年以上瓦斯预抽时间”,结合实际,计划从2013年开始充分发挥千米定向钻机的优势,利用2台千米定向钻机在东西翼同时开展瓦斯区域预抽,实现瓦斯超前治理。 2、矿井生产区域已进入井田深部,开采层位越来越深,已开采区域采空区范围广且积水量大,矿井水害问题愈发突出,为了更好地对井下水情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地分析、判断矿井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快速准确地做出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建立一套矿井水文自动监测系统。 三、安全设施和生产辅助设施 1、500m巷道布置在4-2煤层底板花斑泥岩和根土岩之中,围岩破碎松软,遇水极易膨胀变形,巷道支护从砌碹、锚杆、锚网喷到U型钢支护,巷道变形较快,底鼓严重,返修率高,服务年限在1—3年。 2、120m,设计净断面7.0m2,容积800m3,锚网索+砼支护;乙仓巷道长度50m,设计净断面8.0m2,容积390m3,锚网索+砼支护。受采动影响,矿山压力作用,巷道变形严重,甲仓实际断面(平均)5.0m2,容积560m3;乙仓实际断面(平均)2.2m2,容积100m3;两仓总容积660m3;无法满足矿井正常生产的储水需求,因此对区段水仓进行扩容改造。 四、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和矿区环境 1、安子沟工业广场 ①安子沟第二至第四套瓦斯抽放站护坡挡墙以上山体植被稀疏,因受山体滑坡影响,已经破损,直接威胁瓦抽站机房和抽放管道的安全运行。 ②安子沟1#、2#风井护坡挡墙位于瓦斯抽放站(2—6套)对面,相间距离20m,此护坡是1#、2#1#、2#风井掘进矸石堆积形成,并且高出瓦抽站约8—10m,极不稳定,2008年底曾进行过一次加固,从2011年后又有变动迹象,如不及时进行加固维护,有可能发生滑塌危及瓦斯抽放站安全。因此需要对护坡斜面进行维护加固,防止滑塌。 ③安子沟大坝建于2005年,当时为救灾急用。目前大坝主要作为矿井黄泥灌浆水源,有渗漏现象。鉴于大坝现在的作用和所处位置,需要加固。 ④安子沟工业区属矿机电运转队管理,全队在册职工120人,距矿区20km,办公楼一座546m2,职工宿舍10间273m2,办公室10间273m2,职工澡堂、食堂全是临时房,仅能满足40余人住宿,职工上下班多数骑摩托车或步行,雨季或冬季上下班更为不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平硐矸石山占地面积约53300m2,建矿以来井下矸石堆积较多,局部矸石已经自燃发火,形成空气污染。铜川市、耀州区环保部门多次来矿督促整改。 3、矿区(地销)运煤线是矿区主道路,经过住宅区。由于车辆通行形成“晴天行车不见车,雨天行车煤泥浆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住宅区的环境卫生,污染严重,职工意见大。 4、井口至选煤楼运煤线2007年采用轻钢大棚封闭,仍有约150m的围墙因当时客观原因未封闭,200m排洪沟未改造,时常有人进入运煤线捡煤,给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 5、生产厂房配套设施 ①机电车间现有厂房4座,总面积约4200 m2,均为建矿初期所建,室内外墙体破损、风化严重,设备所用供电系统老化、负荷量小。室外部分给排水、供暖系统已不能正常使用,厂房内无水,没有暖气,冬季已无法正常工作。随着新型设备的增加和矿井生产新工艺的使用,室内的面积显得不足,部分工作只能在厂区道路上施工。 ②供应科中心库房均为建矿初期所建,使用年限太久,墙体、屋面破损、供电系统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办公室供暖不通。货架陈旧,部分货架已严重损坏,无法继续使用,并有3间库房为简易房。室外工业场地破损、积水。 ③井下职工更衣室、考勤室、矿灯房、候车室、人车场是70年代初建设的砖混结构。空间结构不合理、实用性差、墙体多处出现风化、渗水等现象,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和企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