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_T 97-2008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07. 060A 47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97—2008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Meteorological index grades of power requirement2008-08-01实施2008-03-22发布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97-2008次目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4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等级5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因子6气象敏感用电量条件指数因子7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的确定表1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等级(MSLIG)的划分表2气象敏感用电量条件指数等级(MSPIG)的划分
QX/T 97—2008前 言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湖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本标准协助起草单位:华中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国平、胡宗海、罗学荣、孙新德、李伟。本标准是首次发布。I
QX/T 972008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取暖等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这部分用电量变化幅度大,难以预测,直接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科学计算并预测制冷、取暖导致的气象敏感负荷和用电量是电力部门非常关心的一项新技术。而制冷、取暖主要是由气温、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决定的,研究气温、湿度、风等气象要素与电力负荷、用电量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各要素对气象敏感电力负荷(用电量)的贡献,制定了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和气象敏感用电量条件指数的计算方法,统计分析气象条件指数不同变化范围对应的不同级别负荷或用电量,从而实现对气象敏感负荷和气象敏感用电量的预测和评估。到目前为止,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气象要素变化对用电需求影响的研究,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适用的方法和标准,缺乏规范性和可比性。为了用相同的规范和标准开展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预测和评价,有必要制定全国统一的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行业标准,更好地开展用电需求气象服务和评价,实现科学的电网负荷预测和电力调度,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服务。本标准所制定的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指数等级及划分等级的临界值是第一次提出,所制定的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等级的四个级别、名称以及从低到高的原则,应当全国统一采纳。因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复杂多样,不但存在南北差异,还存在海拔高度差异,各地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的临界值可能存在差别,所以对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指数划分的临界值,可以在应用本标准一段时间后再作适当调整,以适应当地的情况。Ⅱ
QX/T 97-2008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1范围本标准制定了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包括: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和气象敏感用电量条件指数。本标准制定了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和气象敏感用电量条件指数的计算方法、指数等级、划分指数等级的临界值和表征颜色。本标准适用于气象敏感负荷、气象敏感用电量的评价和预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国气象局,2003)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本标准使用术语、定义及缩略语如下。3.1术语及定义3.1.1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meteorological indexof power requirement与电力负荷、用电量等用电指标相关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其综合条件指数。3.1.2气象敏感负荷meteorological sensitiveload因气象要素变化原因引起的电力负荷的增加量,以兆瓦(MW)为单位。3.1.3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meteorologicalsensitiveloadindex与气象敏感负荷相关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其综合条件指数。3.1.4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等级meteorological sensitiveload indexgrades与气象敏感负荷量相对应的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级别或范围。3.1.5气象敏感用电量meteorological sensitivepowerconsumption因气象要素变化原因引起的用电量的增加量,以万千瓦时(万kW·h)为单位。3.1.6放meteorological sensitive power consumption index气象敏感用电量条件指数与气象敏感用电量相关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其综合条件指数。3.1.7meteorological sensitive powerconsumption indexgrades气象敏感用电量条件指数等级与气象敏感用电量相对应的气象敏感用电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