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印刷基础综论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印刷基础综论
1.印刷的概念
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或者载体上的文字、图像信息,借助于油墨或色料,批量地转移到纸上或其他承印物表面,使其再现的技术。 P14
2.印刷具有传播和存储信息的功能,在所有的载体中占有主导地位 P14
3.印刷的5个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P14
4.原稿的概念
是指被印刷复制的对象,传统的原稿为各类载体上的图文信息。P14
5. 原稿是印前处理、印刷的基础和依据,没有原稿,印刷就无法进行。原稿质量的好坏,类型的不同,不仅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而且也影响到印刷工艺的选择。P14
6.原稿的分类:反射原稿;透射原稿;彩色数字式原稿和实物原稿 P15
※按原稿内容形式分类可分为线条原稿和连续调原稿 P15
线条原稿:是由黑白或彩色线条组成图文的原稿。其色彩,色调深浅变化有明显的界限。P15
连续调原稿:是调值呈连续渐变的原稿。各种绘画稿,不透明的黑白照片或彩色照片,透明的黑白或彩色正片等。P15
按原稿所用载体是否透明分类可分为透射原稿和反射原稿 P15
透射原稿:主要有色彩负片,正片,反转片和黑白照片底版等,其中彩色负片(或称天然色负片)成色显影后,它的图像与被摄物相比,明暗层次相反,色彩再现与被摄物成补色,彩色正片是通过负片拷贝得到的。P15
透射原稿包括: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彩色正片和黑白底片 P15
反射原稿:是以不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 P16
反射原稿按制作方式分为:绘图绘画作品黑白或彩色照片和印刷品原稿 P16
※按原稿的色分,可分为彩色原稿和黑白原稿 P16
※ 彩色数字式原稿目前主要来自数字式照相机、相片光盘系统、计算机原稿设计系统和数字式通讯网络四个方面 P16
※按原稿的信息性质分为文字类原稿、图形类原稿和图像类原稿 P18
7. 原稿的鉴别 P19
(1)对于线条原稿,要求线条清晰,无断笔,线条流畅且粗细适当。
对于连续调原稿,尤其是 透射原稿 要从以下4方面鉴别:
密度是否适中:原稿中的高光部分,影像清晰,不是一块无层次的色块,只有辉光部分才可以没有层次。如果一张原稿无论是高光部分,还是暗调部分都有层次,中间调部分的层次也很丰富,具有高清晰度和低颗粒性,这样的透射原稿便是一张感光正确,密度适中的原稿。
灰雾度
反差:原稿的最亮到最暗部分的密度之差称之为原稿的反差,反差大,层次就少,反差小,颜色便不饱和,不鲜艳,层次也出不来。
颜色的纯度
(2)对于连续调原稿中的 反射原稿 的质量鉴别,比如对一幅彩色照片的鉴别,要从以下4方面鉴别: P19
看照片的整个画面是否偏色
(彩色照片要在自然光或接近日光色温的标准光源下观察。 )
看照片还原是否饱和
看主体物的主要色彩是否准确
看照片的反差是否适宜
8.印版的定义: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印版上吸附油墨的部分为印刷部分,也称图文部分;不吸附油墨的部分为空白部分,也称非图文部分。 P20
9.印版依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的高低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四类。P20
用于制版的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类。
10.印刷油墨定义: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形成耐久的有色图像物质 P20
10油墨的组成与作用 P21
是由色料,连结料,填充料与助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是具有颜色和一定流动性的浆状胶粘体。
色料具有显色作用。
连结料是色料和填充料的载体,是使油墨具有适当的流动性以及印刷后通过结膜使颜料固着于印刷品表面。
填充料:冲淡颜色,减少颜料用量,调节流动性,提高油墨光泽,降低油墨成本。
助剂:改善油墨的印刷适应性和其他一些指标
11.颜色、流动性和干燥性能是油墨的三个重要性能。 P21
12.承印物定义:是指接受油墨或其他粘附色料后能形成所需印刷品的各种材料。P21
13. 承印材料和施印材料是印刷所需的主要材料。最常用的承印物是纸张,而施印材料,在印刷中主要是油墨。P21
14.纸张制造 P21
纤维原料 ---制浆---打浆-----抄纸----整饰加工----包装
15.纸张组成 P21
纸张一般由植物纤维、填充料、胶料和色料组成,其中植物纤维是纸张的主体。
16.印刷过程中主要考虑纸张的印刷性能,即印刷适性:指纸张在一定的印刷条件(印刷速度、压力)下与印刷生产有关的各种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总和。P22
17纸张种类 P24
根据重量不同,纸张可分为两大类:纸,纸板。通常250g/平米以下称为纸,250g/平米以上称为纸板。
18.常用的印刷用纸有新闻纸,凸版印刷纸,胶版纸,铜版纸,字典纸,招贴纸,地图纸,凹版纸,铸涂纸,铸涂白纸板,白卡纸,书皮纸,盲文印刷纸,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