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_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0 卷第11 期 经 济 地 理 Vol.30 ,No. 11
2010 年11 月 ECONOMIC GEOGRAPHY Nov. ,2010
文章编号: ( )
1000 - 8462 2010 11 - 1847 - 07
苏、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孙东琪,朱传耿,周 婷
(徐州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回顾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选取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指标: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多样化指
数、产业结构变动值、Moore 结构值变化指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通过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方法—Shift- share 方
法,构建数学模型。选取2000—2009 年的《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使用excel 软件进
行数据处理并利用数学模型计量,利用计量结果,首次对苏、鲁两省1999—2008 年产业结构进行了静态、动
态、SSM分析比较研究,得出客观结论。依据结论,提出苏、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为苏、鲁两省建立科学双赢
的合作模式和良性的竞争模式,促进两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江苏省;山东省;产业结构;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11]
产业结构在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较 山东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性分析 。
新的概念。它是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关系 关于省域产业结构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对两省
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同时也关系到生态环 产业结构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的文章尚未发现。江
[1]
境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优劣 。我国将产业划分 苏、山东地域毗邻,作为我国的两个经济大省,产业
为三大产业结构,这与欧美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的 结构发展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差异。因此,正确
原理基本相同,只是第三产业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又 认识和评价两省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
进行了深层次的划分。关于产业结构我国学者也进 献,不仅有助于科学认识和理解两省的产业经济增
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1990 年,余乃胜等人,通过建 长状况,而且也促进了省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研究
立数学模型,对湖北省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进行了 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各省的产业结构研究提供
[2]
实证研究 。卓勇良在1991 年对1980—1990 年间 了借鉴。
[3]
我国的工业行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樊杰在
1 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1993 年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