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七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路
实验目的:
认识运放的基本特性,通过仿真测试了解运放的基本参数,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放
了解由运放构成的基本电路,并掌握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
仿真实验。
运放基本参数
?电压传输特性
如图,用DC Sweep给出LM358P线性工作区输入电压范围,根据线性区特性估算该运放的直流电压增益Avd0.
DC Sweep仿真结果:
Avd0=V(3)/V3=dy/dx=99.599k
将扫描电压范围设为-500μV~500μV,当斜率为99.5987k时,测得线性工作区输入电压范围为-14.369V~12.9402V。
思考:
当输入差模电压为0时,输出电压为多少?若要求输出电压为0,如何施加输入信号?为什么?
输入差模电压为0时,输出电压为-3.3536V。
若要求输出电压为0,应将输入电压V3置为33.604μV。
观察运放输出电压的最高和最低电压,结合LM358P内部原理图所示电路分析该仿真结果的合理性。
最低电压:-14.369V,最高电压:12.9402V。
最低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最高电压的绝对值。IN+可对OUT下边的PNP管射级电流造成影响。IN+在很小的正电位时,输出为0,这导致了最低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最高电压的绝对值。
?输入失调电压
根据下图所示电路,仿真得到LM358P的输入失调电压VIO。
R1=1kΩ,R2=10Ω,进行直流工作点仿真,并完成表1
R1=10kΩ,R2=100Ω,进行直流工作点仿真,并完成表2
R1=100kΩ,R2=1kΩ,进行直流工作点仿真,并完成表3
表1
V3(μV) V4(μV) V5(μV) V5-V4(μV) -V3/(-R1/R2)(μV) -3416.60 -33.6312 0 33.6312 -34.16687 表2
V3(μV) V4(μV) V5(μV) V5-V4(μV) -V3/(-R1/R2)(μV) -3596.2 -33.6325 0 33.6325 -35.962 表3
V3(μV) V4(μV) V5(μV) V5-V4(μV) -V3/(-R1/R2)(μV) -5388.47 -33.6148 0 33.6148 -53.8847 根据上述仿真结果,给出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VIO。尝试设置V3=VIO,观察输出电压V(3)的变化。
由上表可得,VIO=V+-V-=V5-V4=33.63μV
当V3=33.63V时,得三种情况的输出电压如下:
R1=1kΩ,R2=10Ω R1=10kΩ,R2=100Ω R1=100kΩ,R2=1kΩ -24.0352μV -203.2571μV -1.9955mV
可见输出电压很小,可视为满足VIO条件(输出电压为零时在输入端所加的补偿电压)。
思考: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反馈电阻条件下计算得到的VIO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际测量中,若输入失调电压过小,需要通过测量输出电压并计算得到VIO时,电阻的选取上要注意什么?
失调电压是输入电压为零时,将输出电压除以电压增益,再加上负号,即为折算到输入端的失调电压。亦即使输出电压为零时在输入端所加的补偿电压。运放的输入电阻不是无穷大,这导致了失调电压的存在。
因此要尽量选择小电阻,减小分压的影响。
?增益带宽积GBP
根据下图进行AC仿真,得到反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标出增益降到最大增益值0.707倍时对应的频率,计算GBP。相频特性中标记主极点、次主极点的频率。
仿真结果如下:
-3dB的频率为9.85kHz。
主极点频率9.85kHz,次主极点(相移180)频率100MHz。
GBP=99.8986*9.8509k=984.091kHz
思考:若输入信号频率为100kHz,采用LM358P能得到的最高增益?
当频率为GBP时,器件的增益下降到单位增益。即此时A=1。同时说明这个放大器最高可以以GBP的频率工作而不至于使输入信号失真。
因此Avmax=GBP/100k=9.841dB。
④转换速率(压摆率)SR
当输入为大信号时,运放限于电容充放电速度出现失真,其输出电压能达到的最大变化速率定义为压摆率。根据下图进行瞬时分析(Transient Analysis)得到的结果得到SR。
仿真结果如下:
可见SR=dy/dx=496.74k
B.将上图V3改为正弦信号,振幅10V,频率分别为1kHz和10kHz时得到相应的输入输出波形对照图,观察波形变化。
1kHz:
10kHz:
其中红线(V(3))为输出电压,绿线(V(4))为输入电压。
可见当信号频率越大,输出电压越滞后于输入电压,失真越明显。这是因为 т=,因此频率越大,т越大,电容充放电时间越长,输出电压滞后越明显。
思考:若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