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耕作措施与尿素类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影响.doc

发布:2018-06-13约8.1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耕作措施和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影响 虞光辉 摘要: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和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土壤含水率、穗位叶相关酶活性和水势、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 关键词:深松;控释尿素;玉米品种 1 引 言 1.1 研究意义 对于节水农业来讲,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肥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调控措施。二者存在密切关系,水肥协同效应或者水肥耦合效应是重要的节水措施之一。研究水肥交互效应,创造条件利用水肥协同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切入点 选育氮素、水分高效品种是提高氮素与水分利用率,实现高产与节水节肥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对氮素利用存在差异[5]。目前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玉米抗旱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研究开始增多,一些研究者开始了以抗旱为目标的高产玉米的定向培育探索。但同时兼顾肥、水利用的玉米品种和研究均较少,且尿素调控均为常规尿素[6-8][26-27]。与使用常规肥料相比,控释肥的使用,可以在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同时,降低氮肥用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9-10][24-25]。并且控释肥料与作物的需肥规律基本吻合,可减少肥料损失、提高劳动效率[11-12]。随着控释肥料生产成本的降低,控释肥料在玉米等作物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是化学肥料发展的必然方向。玉米季水分高效利用,不仅利于玉米季增产增收,而且可以通过雨水的集蓄和利用显著提高全年降水利用率,利于全年增产增收,以此理论为依托的技术在山东省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13]。 1.3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选用当前主推品种郑单958和氮水高效利用型高产新品种登海3号,研究了氮素和水分调控对其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并从生理生态学角度揭示其,将有助于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和氮水资源高效利用基因型品种的选育,并为玉米节本增效和控释肥的科学应用提供借鉴。 2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设计 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旋茬深松处理2。磷钾肥用量一致,施用量分别为75 kg P2O5 /hm2和105 kg K2O /hm2,全部基施。控释肥为树脂包膜尿素,含N量为43.47%玉米6月12日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以保证纯度和出苗整齐,密度7株/ m2,行距60cm,株距25cm10月11日收获。其余管理同一般高产田 2.2 取样 土壤样品:在玉米各生育时期从田间采回土样,土壤水分测定要用土钻取样法烘干测定。 植株样品:穗位叶相关酶活性测定时,取下的样品需立即用液氮固定后放到低温冰箱中冷藏保存,避免酶失活;测定样品中其他成分时则取回杀青后烘干磨样即可。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土壤水测定 于玉米小口期、开花期、收获期,分别在各处理小区内取3个土壤样点,取样深度0~100cm,每10 cm 1层,共分10层,用土钻取土,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 叶 于玉米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分别在各处理小区内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活性测定。 2.3.2.1 SOD活性测定 选质地均匀的小试管,吸取20μL酶提取液,加入3mL SOD反应混合液25-30oC下照光15分钟,黑暗终止反应,测OD560。 空白(空白用于比色调零):3ml反应液,不加酶液,置于暗处。 对照(CK):做3个,加3ml反应液,不加酶液,照光。 反应混合液:Met: NBT: EDTA: VB2:蒸馏水:PBS(PH=7.8) 1 : 1 : 1 : 1 : 1 : 5 最终浓度 :13Mm 75μM 10μM 2μM 0.05M 对照(CK)与酶液置于相同条件下光照,空白置于暗处,用于调零,560 nm比色。 2.3.2.2 POD活性测定(愈伤木酚法) 10μl酶液加入3ml 反应液,反应液为:20μl愈伤木酚+30μl 30% H2O2+50ml(PH=6.7)PBS,摇匀,在470 nm下每隔2min读取吸光值增加数。 2.3.2.3 MDA含量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最好均匀一致,可离心用),加入4ml TCA-TBA混合液,然后加入1ml酶提取液,沸水浴中15-20分钟,迅速冷却倒入离心管中,4000转/分离心10分钟,测OD532及OD600。空白:用TCA-TBA液+1ml蒸馏水。 2.3.3 穗位叶水势测定 于玉米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分别在各处理小区内 2.3.4 千粒重测定 于玉米成熟期取样,测定籽粒的千粒重。 2.3.5 产量测定 成熟期每处理小区连续收获10个果穗并且重复三次,调查穗粒数、晒干计算产量。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用作图 3 结果与分析 .1 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 .1.1 小口期土壤含水率变化 登海3号与郑单958基本一致,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