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巧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doc

发布:2018-05-11约1.7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巧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恭城县第二中心小学 王冬妮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 生: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先玩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再玩丢手绢,9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师:很好,明白了主题图的意思,知道了所要求的问题,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 (2)展示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学生汇报: 生:分步解答:6×6=36(人) 36÷9=4(组) 生:用综合算式解答:6×6÷9=4(组) 小结3: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索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时间。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方法与应用 学生完成第64页第3题。 ①先让学生读懂题意,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②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③展示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⑤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结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用一个数 ÷ 另一个数。 (2)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7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来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说说本课的内容加深记忆,同时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回顾。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2题和第8题。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的整理和复习通过两道习题概括本单元的内容:用乘法口诀求商和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以及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部分知识是密切相联的,其中用乘法口诀求商是解决用除法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它不但影响着问题解决的终极结果,而且左右了学生计算技能、技巧的形成和良好数感的建立。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 第一、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的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