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群的集体记忆与仪式传播-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資訊社會研究(6)
頁 199-234 ,2004 年 1 月
虛擬社群的集體記憶與儀式傳播:
一個關於「龍魂不滅」的初探性研究
曾武清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fiveman@
摘 要
本研究是國內首篇將「集體記憶」概念,放置於網路脈絡下討論
的學術論文,期以「初探」精神,不僅解釋「集體記憶」的力量,恰
足以凝聚網路龍迷社群的「我族」意識,也嘗試探討在集體記憶的「建
構」過程中,網路媒介的「儀式傳播」特性造成何種影響?本研究以
味全龍棒球隊球迷經營的電子佈告欄《Dragons 龍板》作為研究對象,
透過文本分析、深入訪談發現:網路龍迷的互動模式並非基於功利考
量,也不以控制為目的,乃遵循Carey 所提「儀式」觀點,強調彼此
價值信念的共享。而在龍隊解散後,網路龍迷仍然憑恃Halbwachs 「集
體記憶」理論,在網路世界耕耘龍迷的專屬園地,構築龍魂的安頓處
所,建構「龍魂不滅」的故事傳說。最終歸納:藉由儀式傳播模式與
集體記憶建構過程,虛擬社群得以維繫集體認同,進而凝聚社群意
識,展現社群力量。
關鍵詞:虛擬社群、集體記憶、儀式傳播、味全龍、電子佈告欄
[收稿]2003/02/19; [複審]2003/11/17; [接受刊登]2003/12/15
200 資訊社會研究(6)
壹、研究動機及問題
我多麼希望我們能「再『見』紅龍」,而不是「紅龍,再見!」
當我也變成老球迷,我想我會對著下一代的小朋友們說:「從前
有支味全龍 ,以冠軍始,以冠軍終……」 ─蔡永彬
什麼時候才能再看到味全比賽?什麼時候才能像從前一樣
為味全加油吶喊?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在提到味全時不再加個
「從前」兩字?支持龍隊的球迷其實心都還在的。 ─蔡明煌
我不得不承認,雖然已不再看職棒轉播,但仍不時在閱讀中
國時報時,偷偷拾起「影視體育」的版面,上網路時輸入「味全」
和 「職棒」,以及在7-11尋找味全牛奶的身影。 ─Brandon
今晚在 BBS 上獲知有這個板的成立,我一股腦兒的把對味
全龍的思戀傾卸而出!Dragon is my love forever ! ─劉軒耘1
千禧年前(西元 1999 年)的最後一個冬天,對台灣的棒球迷來說特
別 「冷」!在該年中華職棒的總冠軍系列戰,味全龍隊雖然以四勝一
敗戰績擊敗和信鯨 ,順利拿下隊史上第四座冠軍金盃。然而 ,在職棒
簽賭案以及票房不振雙重影響下,味全公司旋即宣佈解散球隊,一群
2
龍迷不甘龍隊就此「消失」,首先在電子佈告欄 (Bulletin Board
System ,簡稱BBS )成立「網龍自救會」,接著透過網路串聯,發起
台灣史上第一次為棒球走上街頭的遊行活動。
儘管龍迷試圖挽救 ,仍舊無力挽回 ,龍隊解散終成定局。然而,
當時透過網路串聯的自救行動已經掀起不小波瀾3 。時至今日,龍隊
解散即將屆滿四年,網路上關於味全龍的討論卻不曾間斷,BBS 站「龍
板」的氣氛也總是熱鬧哄哄,證明龍迷並未隨球隊消失而散去 ,反而
轉戰網路世界,在網際空間護衛深藏心中的一縷「龍魂」,更藉由相
1 摘自球魂:/weichuandragons/main-2-1.htm
2 BBS起源於美國的商用網路FidoNet ,是一種站與站之間互相交流資料的網路系
統,雖然多以文字形式為主,沒有支援聲音或圖像,但因傳輸速度快且便於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