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版新学案】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 专题二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人民版.doc

发布:2017-04-05约1.02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部分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 [教师用书] 专题概览 时期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表现 屈辱史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成为侵华的主力。日本侵华步伐不断加快,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七七事变后发动全面侵华 探索史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最终以失败告终 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最后,以失败告终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创建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终于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专题 主旨 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华,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而不断探索的历史 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国门洞开 1.背景 (1)国际: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国内: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 2.主要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4.影响 (1)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 (2)经济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渐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战后,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2)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3)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4)影响: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概念阐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2)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能认为中国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或认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轻巧识记]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思维升华]“门户开放”政策对中美两国各自产生的影响 (1)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独立的政策,实现了在列强瓜分中国过程中没能实现的目标。 (2)对中国:使中国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三元里抗英 1.背景: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 2.概况: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痛击前来抢劫的英国侵略军;随后又两度包围被英军占据的广州四方炮台。 3.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俄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 (2)俄、英两国勾结与支持阿古柏政权,俄国直接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 2.经过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2)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1)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返航途中遭日舰偷袭。 (2)经过: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率官兵英勇作战。 (3)结果:双方互有损失,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2.反割台斗争 (1)原因: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