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技术经济学 第3、4章.ppt

发布:2018-01-24约1.35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般程序: 三、综合评价与方案优选 第三章 农业技术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制定研究计划 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三、综合评价与方案优选 择 优 撰写研究和评价报告 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制定研究计划 正确选择评价项目 选择关键技术作为评价项目 组织人力和物力 一手和二手资料 得出研究结论 作出决策 技术的先进性 经济的合理性 生产的可行性 技术评价 生态评价 经济评价 社会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 第四章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第一节 评价指标的作用及其设置原则 第二节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主体指标的含义、计算与应用 一、评价指标的含义 指标:是指用于计算分析技术经济效果的数量指标。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是衡量技术经济效果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数量关系的尺度,是分析经济效果大小或优劣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 评价指标的作用及其设置原则 二、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科学、实用:设置的指标体系要能够准确反映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某项技术使用后对生态环境、社会贡献的影响程度。 系统、全面:要能反映技术方案的综合效果的复杂内容。 简便、易行:应体现“少而精”的原则。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层次清楚。 应保证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意义明确,计算方便。 第二节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衡量指标 分析指标 目的指标 经济分析指标 技术分析指标 生态分析指标 主体指标 (衡量指标) 土地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资金生产率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指标组 第三节 主体指标的含义、计算与应用 1.主体指标的构成 投入方面 :资金、土地、劳动力 产出方面:总产量Total product :TP=(L,K) 总产值W=C+V+M 净产值W1=V+M 剩余产品或盈利W2=M C为生产过程中被消耗掉并已经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 v为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 m为劳动者为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 2.主体指标的计算 A.土地生产率: 单位面积产量=产量或产值/土地面积 单位面积净产值=(产值-生产资料价值)/土地面积 单位面积纯收益=(产值- 生产成本)/土地面积 *土地面积可以是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和农用地面积,也可是草场面积、水面面积等。 B.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产值或产量(总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投入劳动总量 劳动净产值率=(产值-生产资料价值)/活劳动量 劳动盈利率=(产值-生产资料价值-活劳动价值)/活劳动量 *劳动生产率还要和资金利用率结合起来,因为劳动生产率高并不等于效益就好。 C.资金生产率: 成本产品(产值)率指标:①成本产值率、②成本净产出率 资金占用生产率指标: ①资金占用产品率、 ②资金占用净产值率、③资金占用利润率 D.基本建设投资效果指标: (1)基本建设投资回收期 (2)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系数 (3)投资总收益率 (4)投资年利润率 (5)追加投资回收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