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必刷宝典(原卷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2017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多数人的 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 ,真与美就 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 的程度。
A.观点 内含 劳燕分飞 同日而语
B.观念 涵义 天南海北 平分秋色
C.理念 涵养 南辕北辙 相提并论
D.心目 内涵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来源:Zxxk.Com] ② ③[来源:学§科§网]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来源:学科网]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2016年高考卷】
A.
B.
C.
D.【201年高考卷】
如何正确地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一)内涵不明
1.造成望文生义的原因是语义内涵不明,只从字面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不明白成语的出处和比喻义等。主要有反用其义、自相矛盾和典故不明等几种类型,如“登高自卑”的意思是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中的“不胜其烦”是“不胜其烦”,意即“麻烦、罗嗦而使人受不了”,句意是“能承受”,词义用反,“不寒而栗”是“不寒”而句意是“寒”,成语的意思和句意矛盾,如“推梨让枣”是一个典故,“融四岁,能让梨”,专指兄弟之间的友谊,不要误用。
2.望文生义的试题的特征主要是命题人可以在一个句子和成语的字面意思相同,造成学生判断的混淆,所以要注意字面意思和句意越相似的成语望文生义的可能性越大。
3.较为生僻的成语看似和句意没有什么联系,往往要注意探究它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往往成语的运用是正确的。
4.平时复习时注意标明见到的成语的适用对象和表意的重点。
(二)感情色彩不当
1.平时积累时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2.答题时注意分析语境是褒义还是贬义,然后看成语的感情色彩是否和语境相符。
(三)对象错配
对象错配主要有使用对象有误和人称角度使用有误,如“登堂入室”“蒸蒸日上”,似是而非主要是成语之间容易混淆,但有细微的区别,谦敬失当主要是人称的运用上出现问题,答题时首先分析语境看陈述的对象,然后看成语的适用对象是否和语境相符。平时注意积累。
(四)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的题目要对句子进行语法和语意分析,有时是时态矛盾,有时某词语不具有某种语法功能,有时成语中本来就含有某种意义,但在句子中又出现这种意思,造成语法重复。有时成语的意思和语境没有关系。平时对某些成语的语法功能进行积累。
(五)词语辨析
1.正确使用实词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意义
①词义范围。如“财富”比“财产”的范围广;“边疆”比“边境”的范围广。②词义轻重。如“毁坏”和“损坏”;“竭力”和“努力”。③词义重点。如“精巧”重在指(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精美”重在指精致而美好。“诡辩”指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把错误说成是真理地狡辩,是混淆是非,掉到黑白。“狡辩”是指把无理的事说得似乎很有理。
(2)色彩
①谦敬色彩。“鼎力”用于表示对别人帮助的感谢,如谢谢您鼎力相助;“全力”用于自己,如我会全力帮助您渡过难关。②感情色彩。如“结果”是中性词,“后果”是贬义词;“鼓动”是中性词,“煽动”是贬义词。③语体色彩。如“小气”是口语,“吝啬”是书面语;“寿辰”是书面语,“生日”是口语。
(3)用法
①适用对象。抚养:用于长辈对晚辈。奉养:用于晚辈对长辈。“启用”指物,而“起用”指人。“苍茫”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