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9章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pdf

发布:2017-07-16约9.04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P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又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 (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是微机 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 在顺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 设计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用作数字控制的专 用计算机。 第九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PLC采用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 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使用户程序的编制 清晰直观、方便易学,调试和查错都很容易。 第九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第九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PLC 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 、 CAD/CAM 、ROBOT )之一,具有可靠性高、 控制功能强、体积小、编程直观、可在线修改 控制程序、易于与计算机接口等优点。 §9.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 要特点 1.CPU 2.存储器 3.输入输出接口 4.编程器 §9.1.1 PLC的基本结构 中央处理单元CPU (如图9.1所示) 主要作用: 1、接收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并存入程序存储器 中。 2 、用扫描方式采集现场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存入相应 的数据寄存器中。 3 、执行用户程序,从程序存储器中逐条取出用户程序, 经过解释程序解释后逐条执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 控制输出电路,实现程序规定的各种操作。 4 、通过故障自诊断程序,诊断PLC的各种运行错误。 §9.1.1 PLC的基本结构 存储器 1、系统程序存储器(区) 存入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解释程序,故 障自诊断程序,标准子程序库及其他各种管理程序 等,一般固化在ROM或EPROM 中,用户不能直接 存取;系统程序用来管理、协调PLC各部分的工作、 翻译、解释用户程序,进行故障诊断等。 2 、用户程序存储器(区) 存入用户程序,用户程序是用户为解决实际问 题并根据PLC的指令系统而编制的程序,通过编程器 输入,经过CPU存放入用户程序存储器。为了方便 程序的调试、修改、扩充等,存储器采用RAM 。 §9.1.1 PLC的基本结构 3 、变量(数据)存储器(区) 存放PLC的内部逻辑变量,如内部继电器,I/O寄存器,定 时器/计数器中逻辑变量的现行值等,这些现行值在CPU进行逻 辑运算时需随时读出、更新有关内容,所以变量存储器采用 RAM 。 如今,用户程序存储器和变量存储器常采用低功耗的 CMOS-RAM ,以及锂电池供电的掉电保持技术,以提高运行 可靠性。PLC资料中内存储器容量一般是对用户程序存储器而 言的,且以字为单位来表示存储器的容量。 §9.1.1 PLC的基本结构 输入输出接口(简称I/O) 输入输出接口是CPU与工业现场装置之 间的连接部件,是PLC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按强电要求设计的。 每个I/O点都接有指示灯,某点接通时, 相应的指示灯发光。 1、输入接口 功能:采集现场各种开关接点的状态信号, 并将其转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