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文言文-古诗词详细教程.pptx

发布:2017-05-04约1.42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上册理解性背诵默写;?(一)《望岳》(杜甫);?(二)《春望》(杜甫);;?(三)《石壕吏》(杜甫);;?(四)《归田园居》(陶渊明);?(五)《使至塞上》(王维);?(六)《渡荆门送别》(李白);? (七)《登岳阳楼》(陈与义);课外古诗词;?(一)《长歌行》(汉乐府民歌);?(二)《野望》(王绩);?(三)《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五)《黄鹤楼》(崔颢);?(六)《送友人》(李白);?(七)《秋词》(刘禹锡);?(八)《鲁山山行》(梅尧臣);?(九)《浣溪沙》(苏轼);?(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文言文;?(一)《桃花源记》(陶渊明);;?(二)《陋室铭》(刘禹锡);;?(三)《爱莲说》(周敦颐);1.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2.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8.文题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用菊花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正面衬托他自己,用世人甚爱牡丹反衬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9.通过托物言志的写法,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表明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批判了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四)《大道之行也》(《礼记》);;9、本文中选择人才的标准用一个成语概括是 德才兼备 “故外户而不闭,”用成语概括是 夜不闭户 10、请你谈谈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要点:(1)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当时不能实现。 (2)但我们要努力去实现(从自身做起,关爱他人,讲求诚信,尽力工作等) 1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一)《三峡》(郦道元);5.表现秋景萧瑟凄凉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与“两岸猿声啼不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8.“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句与唐朝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句诗一致的。 9.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二)《记承天寺夜游》;?(三)《答谢中书书》:;;;?(四)《湖心亭看雪》:;二、???译句子。;;三、阅读理解。;;;四、填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