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次实验.doc

发布:2017-03-25约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实验第三、四次 实验一 Linux映像固化与运行 一、 实验目的 ??熟悉ARM??掌握使用Emlink-W仿真器固化linux映射程序 二、 实验内容 ??完成固化根文件系统映像ramdisk根文件系统 最基本的Linux系统就固化成功了,可以修改vivi的启动参数来设置启动方式(出厂默认是采用yaffs根文件系统启动方式): 启动ramdisk根文件系统: vivi param ramdisk vivi param save 启动yaffs根文件系统: vivi param reset vivi param save 启动nfs根文件系统: vivi param set linux_cmd_line root=/dev/nfs nfsroot=90:/home/example/nfs ip=00:90:::EDUK4:eth1:off console=ttySAC1,115200 mem=64M init=/linuxrc noinitrd vivi param save 根据不通的vivi启动参数可以引导不同的根文件系统。 4. 根文件系统的更新 进行根文件系统的固化与更新。步骤如下: 1)在EduKit-IV实验平台中,Mini2410-IV核心子板中运行的Linux采用了“双根文件系统”的技术,MTD2分区存放ramdisk根文件系统,MTD3分区存放yaffs根文件系统。对于正常使用的用户而言,可见的文件系统是yaffs根文件系统,只有在该文件系统崩溃的时候,才通过修改vivi参数启动ramdisk根文件系统,来恢复更新yaffs根文件系统。同时在Linux映像固化的时候,yaffs根文件系统也是通过ramdisk文件系统更新的。下面的步骤将介绍通过ramdisk根文件系统来固化更新yaffs根文件系统。 2)运行PC机上Windows XP系统自带的超级终端软件,“开始 - 所有程序 - 附件 - 通讯 - 超级终端”,设置每秒位数1152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数据流控制无。(确认已经关闭其他超级终端工具) 3)将EduKit-IV实验平台的电源的拨动开关拨向向上端的加电状态,重新给实验平台上电,在超级终端的界面将会出现Linux启动映像vivi的启动信息,在vivi启动的同时迅速按下PC机的空格键进入vivi的命令行界面。(如果没有及时进入vivi的命令行界面请重新启动实验系统,再进入vivi命令行界面) 4)在超级终端界面的vivi命令行输入命令修改传递给内核的启动参数 “param ramdisk”,输入完成后按回车键: 5)参数修改成功后,在vivi的命令行输入“boot”,启动Linux内核,在超级终端中可以看到Linux的启动信息,同时也可以在LCD屏上看到Linux的启动画面。 6)Linux启动完成后,输入回车即可进入Linux的命令行界面。 7)将拷贝有rootfs-eduk4-tsp-ys.tgz文件(DISK3_S3C2410\02-Images\02-Linux)的U盘插入EduKit-IV实验平台的USB接口的上面U口,在超级终端中可以看到提示U盘插入的信息,如图4-6-15所示: 附:出厂的yaffs根文件系统映像为rootfs-eduk4-tsp-ys.tgz,其他的映像见光盘内同级目录下的list.txt文件说明,后面章节所介绍的linux实验使用的yaffs根文件系统映像为rootfs-eduk4-base.tgz。 另外此处也可以不必使用U盘作为传送映像的媒介,也可以使用SD卡或者网络等传送。 8)在超级终端的Linux命令行执行命令: $ mount -t vfat /dev/ub/a/part1 /media 将U盘映射到/media目录: 9)在超级终端的Linux命令行执行命令: $ tar zxvf /media/rootfs-eduk4-tsp-ys.tgz -C /mnt 解压rootfs-eduk4-tsp-ys.tgz文件到MTD3所映射的目录,如图4-6-38所示: 10)解压完成后,输入命令: $ umount /mnt $ umount /media 卸载U盘及MTD3设备: 11)拔出U盘,给EduKit-IV实验平台重新上电,在超级终端的界面将会出现最终的Linux启动信息,同时LCD屏上也会显示Linux的启动画面。 附:Linux操作系统下想更新启动映像、内核映像映像和根文件系统映像可以使用Minicom软件,由于Linux下没有vivi支持的USB驱动,所以不能使用“load flash vivi u”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