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发布:2017-08-06约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高一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读图分析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 D. 生育率 2.下列人口迁移现象与主导因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早期人口“逐水草而居”——地形因素 B.大庆、攀枝花早期人口迁入——矿产资源的开发 C.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人口迁入——气候因素 D.21世纪初,阿富汗难民潮——经济因素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3~4题。 3.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图中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c—d—b B.a—d—b—c C.c—d—b—a D.d—b—c—a 4.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市区交通量明显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 C.城市人口始终向市中心集聚 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5.近几年,退耕还草使我国草原牧区的范围有所扩大,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气候 B. 市场 C. 政策 D. 交通运输 6.造成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市场需求量 B. 自然条件 C. 劳动力数量 D. 城市分布 7.下列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 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C. 在我国南方丘陵土壤区投施适量熟石灰 D.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8.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依赖于 A. 交通运输网 B. 电信网 C. 邮政网 D. 商业网 9.将一批粗铜由昆明运到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 A.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 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 C.贵昆线→川黔线→长江航线 D.贵昆线→湘黔线→京广线→长江航线 10.适宜采用集装箱运输的物品是 A. 家用电器和高裆服装 B. 煤炭、化肥和小汽车 C. 家具、粮食和铁矿石 D. 水泥和电子计算机 右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11—12题 1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12.此图反映了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13.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是 A.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控制人口增长 C.寻找开发新的资源 D.开发宇宙 14.上海商业定下新规矩:内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500m2以上的大型商业项目,,, A.上海商业定下新规矩的目的是减少商场对市中心区环境的污染 B.到内环线以外的新居住区开设大商场和商业中心,, C.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D.在大城市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A.资源 B.文化教育 C.交通 D.“临清砖”的生产 16.新中国成立后导致临清市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战争和灾害 C.“临清砖”的停产 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17.造成世界许多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不合理灌溉 B.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C.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 D.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8~20题。 18.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城市环境问题恶化 B.酸雨严重 C.水土流失严重 D.温室效益增强 19.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 B.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C.限制农村剩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