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微机控制技术八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保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保证
§ 8-1 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可靠性: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这个系统正确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一、可靠性的基本概念;二、系统故障的来源
造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故障的因素:
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
三、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硬件可靠性的措施:
1、改进元、部件的可靠性
? 老化筛选
? 选用优质器件
? 按照器件手册所提供的参数、指标设计、使用集成电路芯片。
? 适当地降级使用元件。 ;2、低使用应力水准
3、简化系统结构
4.采用冗余设计
冗余设计的形式:
? 热备份
? 冷备份
5.提高维护技术 ;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措施:
1、分析掌握软件设计要求
2、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开发软件
3、采用正确的编程方法
? 采用模块化结构
? 尽量避免程序结构语句、语法上的错误。
? 程序应有详尽的注释
? 调试程序应有完整的记录,便于发现潜在问题。
? 程序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4、仔细检查,测试,试运行。
5、正确选用软件的存储介质 。 ;§ 8-2电磁干扰的屏蔽与滤除
系统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 抑制干扰源,直接消除干扰产生的原因;
? 切断或衰减电磁干扰的传递途径,以消除干扰源和受扰系统之间的耦合;
? 加强受扰系统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降低系统对干扰信号的敏感度。 ;一、干扰源及其和电路间的耦合
经常遇到的干扰源有:
? 工业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火花
? 各种半导体变流电路
? 大功率电力负荷在电流发生变化时,引起的周围磁场的变化。
?电源自身产生的干扰。
?电路之间通过分布电容的耦合产生的干扰。
?设备的机械振动产生的干扰。
?不同金属接触或联结,因热电效应产生的电压干扰。
?接头间接触不良。
?电阻器的热噪声。;常见的电路耦合形式:
1、阻容耦合 ; 二、系统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1、 电源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 采用交流稳压器;?采用电源滤波器 ;?采用高性能的稳压电源
?执行元件供电变压器和计算机供电变压器分开
?供电系统的配线采取防干扰措施
?电源部分应尽可能安放在距电源引进口很近的地方。
?电源引进线尽量选用粗导线。
? 电源后面的一段布线的距离尽可能短且应采用扭绞线。;2、 良好的接地措施
1)放大器与信号源的接地;2)电路及电路板的接地
接地措施:信号线的接地方式采用一点接地 。
串联接地: ;3、 信号线的屏蔽
1)对静态耦合的屏蔽;2)对磁耦合的屏蔽;4、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措施
1)引线阻抗
应尽量加粗并缩短引线。
2)地线设计
?在设计多层电路板时,可把一层或几层平面整个作为地线。
?在单面或双面电路板中,可以把地线设计成网格状。
3)滤波
电源进入电路板时,加滤波电容,可以消除各板之间的相互干扰。;4)抑制引线间的相互干扰
? 避免线与线之间长距离平行走线;
? 加大线间距离;
? 对一些敏感的信号线,可在其两侧设置地线以屏蔽干扰。;§ 8-3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研究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 故障建模
? 故障检测
? 故障分离
? 故障评定
? 故障补偿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线故障检测方法:
1、程序监视器
—— 看门狗 (Watch Dog)
? 看门狗的工作原理 ; 2.奇偶校验 ;3.D/A、A/D转换器故障检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