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第五次(子程序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doc

发布:2017-06-21约7.22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汇编第次实验 一、实验要求和目的 1.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结构; 2.熟悉汇编语言子程序设计方法; 3.熟悉利用汇编语言子程序参数传递方法; 4.熟悉汇编语言字符串处理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 5.掌握利用汇编语言实现字符串的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方法; 6.掌握数制转换程序实现方法。 二、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计算机系统 windows; 2、软件环境:装有MASM、DEBUG、LINK、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 A) 子程序知识要点: 1.掌握子程序的定义语句 过程名 PROC [near/far] 过程体 RET 过程名 ENDP 2.子程序结构形式 一个完整的子程序一般应包含下列内容: 1)子程序的说明部分 在设计了程序时,要建立子程序的文档说明,使用户能清楚此子程序的功能和调用方法。 说明时,应含如下内容: 子程序名:命名时要名中见意; 子程序的功能:说明子程序完成的任务; 子程序入口参数:说明子程序运行所需参数及存放位置; 子程序出口参数:说明子程序运行结果的参数及存放位置; 子程序所占用的寄存器和工作单元; 子程序调用示例; 2)掌握子程序的调用与返回 在汇编语言中,子程序的调用用CALL,返回用RET指令来完成。 段内调用与返回:调用子程序指令与子程序同在一个段内,因此只修改IP; 段间调用与返回:调用子程序与子程序分别在不同的段,因此在返回时,需同时修改 CS:IP。 3)子程序的现场保护与恢复 保护现场:在子程序设计时,CPU内部寄存器内容的保护和恢复。 一般利用堆栈实现现场保护和恢复的格式: 过程名 PROC [NEAR/FAR] PUSH AX PUSH BX PUSH DX POP DX POP AX RET 过程名 ENDP 3.子程序的参数传递方法 1.寄存器传递参数 这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参数传递方式。 2.存储器单元传(变量)递参数 这种方法是在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前,将入口参数存放到约定的存储单元中;子程序运 行时到约定存储位置读取参数;子程序执行结束后将结果也放在约定存储单元中。 3.用堆栈传递参数 利用共享堆栈区来传递参数是重要的的方法之一。 B) 字符、字符串输入输出知识要点: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从键盘输入数据并将结果等内容显示到屏幕上,方便程序控制 及查看结果。汇编语言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分成两类,一是单个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一是字 符串数据的输入输出,都可以通过DOS功能调用来实现,下面就分别介绍下用来实现数据输 入输出的功能调用的使用方法。 1.单个字符输入 单个字符输入可以利用DOS的1号功能调用来完成,使用方法为: MOV AH,1 INT 21H 这两条语句执行后,光标会在屏幕上闪烁,等待输入数据,输入的数据以ASCII码形式存储在AL寄存器中。 2.单个字符输出 单个字符输出可利用DOS2号功能调用来完成,使用方法为: MOV DL,’?’ MOV AH,2 INT 21H 单个字符输出需要把要输出字符的ASCII码放在DL寄存器中。 3.字符串输入 从键盘输入一串字符串可以利用DOS的10号功能调用来完成,使用方法为: BUF DB 50 ;预定义可以输入的最大字符个数 DB ? ;实际输入字符个数,根据输入自动统计 DB 50 DUP (?) ;存放输入字符串数据缓冲区 LEA DX,BUF MOV AH,10 INT 21H 4.字符串输出 字符串输出可由DOS9号功能调用来完成,使用方法为: STRING DB ‘HELLO$’ LEA DX,STRING MOV AH,9 INT 21H C) 表的处理知识要点: 表的处理在实际数据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有排序、搜索、插入和删除等操作。有一些常用的冒泡法、对分搜索法等需要掌握。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从键盘输入一串字符串(显示提示)到内存中,在该字符串的某一个指定位置,插入某一字符或删除某一字符,并显示操作后的字符串。 1)代码 DATA SEGMENT BUF DB 25 ACTHAR DB ? CHAR DB 25 DUP (?) DB $ STR DB 1.INSERT 2.DELETE, $ STR1 DB PLEASE INPUT:, $ STR2 DB 0DH, 0AH, $ PLACE DB ? CHR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