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环境工程.ppt

发布:2017-06-11约9.67千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概述 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和条件。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人类的活动影响着环境,环境的好坏又影响着人类。 环境问题 概况地说,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按照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主要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是由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 次生环境问题 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原生环境问题 1976年7月28日,那一个黑色的可怕瞬间……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的头上:转眼间唐山市区变成一片废墟,242419人丧生(包括天津等受灾区),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儿4204人,数十万和平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全国人民被投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 原生环境问题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最后报道遇难者超过15万人。 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心无障碍,而且指在体质方面、精神方面及社会环境方面也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人们的途径: 环境工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和技术。 环境化工是一门用化工的技术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化工中的环境问题。 任务:(1)保护自然资源和能源,消 除浪费,控制和减轻污染。(2)研究环境污染的机理,寻求防治污染的有效途径,改善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3)综合利用“三废”,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内容:(1)环境污染的防治,(2)环境系统工程 (3)环境质量评价(4)环境经济与环境监测 大气污染物 指以各种形式进入大气中,并可能引起的大气污染的物质。 按照和污染源的关系,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污染物的形态,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两种重要的二次污染物 硫酸烟雾 又称伦敦烟雾,是由烧煤所产生的烟尘、SO2与自然雾混合在一起,积聚在低层大气中形成的烟雾。 伦敦曾多次发生煤烟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于1962年12月5日发生的,历时5天,死亡4000多人。伦敦型烟雾是由居民、工厂取暖排放的煤烟和冬季早晨的雾相伴而生。构成这次事件的一次污染物是SO2和煤尘,其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硫酸雾和硫酸盐气溶胶。硫酸雾是大气中的SO2在相对湿度比较高、气温比较低,而且又有煤烟颗粒物存在时所发生的催化反应而形成的。 光化学烟雾 又称为洛杉矶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和光化学反应生成的。 美国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在1940年,其表现是白色烟雾(有时带紫色或黄褐色),大气能见度降低,具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和喉粘膜.使呼吸困难。其中生成的03 。可使橡胶制品开裂,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萎,烟雾一般发生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出现在中午或刚过中午,夜间消失。大气中光化学氧化剂(03等)浓度很高。 2.2大气污染控制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本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分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即: 位于一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执行现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