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4小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B.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 C.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 kg碳所含的原子个数 D. 若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则所处条件为标准状况
考点: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
B、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1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占有的体积,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 kg12C碳所含的原子个数;
D、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回答. 解答: 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1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占有的体积,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故B正确;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0.012 kg12C碳所含的原子个数,故C错误;
D、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1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占有的体积,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故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不一定是在标况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摩尔的定义以及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属于概念性理解题,注意总结.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逐渐生成红褐色沉淀,当稀硫酸过量,又变成棕黄色溶液,整个过程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B. 某些蛋白质可以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分子胶体,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会相同 D. 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考点: 胶体的重要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分析: A.氢氧化铁胶体滴入硫酸先聚沉生成沉淀氢氧化铁,继续滴入硫酸,氢氧化铁沉淀溶解;
B.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
C.体积不同,不同状态下气体的Vm也不同;
D.氯化氢溶于水有化学键断裂. 解答: 解:A.氢氧化铁胶体滴入硫酸先聚沉生成沉淀氢氧化铁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蛋白质溶液是胶体,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
C.若体积不同,不同状态下气体的Vm也不同,所以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可能相同,故C错误;
D.氯化氢溶于水有化学键断裂,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胶体、蛋白质变性、化学变化等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物理变化可能有化学键断裂.
3.(3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 B.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C. 盐酸滴入氨水中:H++OH﹣═H2O D. 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量的关系确定反应产物;
B、根据离子之间的反应实质来判断;
C、氨水是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再拆;
D、碳酸钙是难溶物,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解答: 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量的大小关系决定了反应产物,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SO2+2OH﹣═SO32﹣+H2O,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氢氧化钡剩余,发生反应:HCO3﹣+Ba2++OH﹣═BaCO3↓+H2O,故B正确;
C、氨水是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再拆,盐酸滴入氨水中:H++NH3?H2O═H2O+NH4+,故C错误;
D、碳酸钙是难溶物,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反应为:CaCO3+2H+═CO2↑+H2O+Ca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现在高考的热点,明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电子守恒是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常用的方法.
4.(3分)大量事实证明,水溶液中并不存在H+、AlO2﹣等离子,实际存在的是H30+、[Al(OH)4]﹣.铝和强碱溶液的反应可以理解为铝在碱性环境下先与水反应,而后进一步与强碱反应(反应均不可逆).对于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假定水中不含氘和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D2 B. 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H2 C. 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
显示全部